“好了,子湛,地契的事你就自己去镇上办理吧。银子我们大刘村已经收了,不会赖帐的。”二祖爷爷笑呵呵地说道。
没想到那么一座荒地恶地居然也卖出去了,那可是压在大刘村头上几代人的一笔烂帐啊。怕也就方家这样赚钱容易的人家才敢买。
完成了五子丘的买卖,二祖爷爷心情大好,便让六大耆老将昨天各自拟好的名单拿过来按照方山村的方式比照一样。
为了体现大度,也为了取经,他又让村长大伯和方子湛都过来看,若是有那不合适的,现场就能改动。
这时方子湛记得小七儿的叮嘱,便将他们的提议说了一遍。那就是外婆家那两位不参与,林大婶娘家不参与,刘杏花的外婆家看他们的觉悟酌情处理。
其它背景不清白的人家,从事放高利贷的人家也都不得参与。而家有读书郎的优先、家境贫寒为人本份的人家优先。
然后又说总人数要控制在一百八十人以下,如果实在超出一些又是符合条件的,可以再想办法。
二祖爷爷听了自是问他为何?方子湛便将县城那院子能住多少人,适合几家人过去照看的情况说了一遍。
二祖爷爷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什么了。
最后他们围在一起对着铺在桌面上的很大一张纸琢磨了半天,选出了一百五十三人。二祖爷爷顿时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了。
虽然大刘村没有方山村大,人口也没有那么多,相对的,小闺女也没有那么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是,这也差太远了吧?
他们可是拟了两百多人的名单,最后居然只选出了一百五十三人!
可方山村却有三百多人!
“各位长辈可以在年龄上再稍微放一些,只要没出嫁,今年不出嫁的也可,但人一定要本份清白,那种拎不清又坏心眼的可不能要。”
方子湛见人数不够只得放宽一点条件。小七儿昨晚说了,这一百八十人本身就是压制过的数字。他们那座院子每屋住四人,也能住到一百九十多。
他们还在建阁楼呢,那阁楼建在花园里,占去了三分之一个花园的面积,一楼能同时摆十桌,让一百个人一吃吃饭。
而不吃饭的时候,撤去圆桌,可以让大家呆在一起做活儿,位置宽敞得很。
那阁楼有三层,下面两层面积一样,第三层只有一半大,是小七儿计划留给他们的空间,不让他们和小兄弟们挤在一起,怕吵着他们读书。
那阁楼上面两层若是做成通铺的话,也能住几十人了。为了增加承重,当初小七儿设计时就强调要用结实的材料,青砖、麻石都用上了。
也就是因为这阁楼修得慢,他们才迟迟未搬过去。如今他虽然仍未和爹说话,但住在家里已没有当初那般心慌、别扭了。
也亏得小七儿赚钱忙、事儿多,他跟着帮忙跑进跑出的,也容易将那烦恼事儿给抛一边儿去,暂时不想它。
因为在年龄上放宽了一两岁,也就是及笄年的也算上了,终于又增加了十几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