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曹安也轻轻叹了一囗气,他自幼家境贫寒,十三岁那年父母双亡,不得己才到临安投奔远房族叔曹锦,净身入宫,一转眼在宫里呆了快有四十个年头。?? 连上赵忱,算是四朝老臣,这么多年来,宫里宫外,形形**的明争暗斗,什么没有见过,自然知道陈、王两人绝不会无原无故说出这些话来,背后一定有人唆使,而这唆使的人也十有**不离那些手握大权的重臣。目地就是在宫中散布对杨炎不利的言语。
曹安和杨炎共事过一段时间,对杨炎的印像很好,而且也明白,大宋能够从亡囯的边缘支撑到现在,完全是杨炎的功劳,如果没有杨炎,大宋恐怕早就亡国了。曹安自然也知道,对杨炎有意见的官员并不在少数,而且都能找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比如:年纪太轻,武将不能问政,或是宗亲不能统兵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嫉妒和争权罢了。
想到这里曹安心里不禁有气,金军打来的时候这些人在做什么?不是逃跑就是劝皇帝议和,而现在好不容易迎来了转机,却一个个迫不急待的跳出来,排挤杨炎,争夺权利,却不知道正是有杨炎在前线浴血奋战,使大宋终于转危为安,才有这些人现在争权夺利的条件,如果大宋真的完了,那还有什么可争的。
曹安虽然是个宦官,但为人也颇为忠厚,有时想想,还真觉得杨炎不直。只是碍于內臣不得干涉政事的规据,不好向皇上直言。不过皇上和太后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对杨炎的信任从来没有降低过,而且处处维护杨炎,才使一些人不敢那么明目张胆。可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偏偏宫里又有那么些人,喜欢多弄出些事非来。自己只能尽力在暗中化解一些。
当然曹安心里也明白,宫里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勾结外臣,对付杨炎。无非还是为了权利二字,当年曹锦健在的时候,自己连同其他四人都是平级,陈尧寿和王钟亦在其列。现在自己接替了曹锦的位置,成为內臣之,陈、王两人自然不甘心,大约是也想借助外臣的力量把自己挤走,好让他们专权。却不想想,大家伙都是什么样的人,专权又有何用,能传给子孙后代吗?何况自古以来专权的宦官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高力士,当年榅相童贯又如何,都封了王,还不是落得个身异处的下场,人讷,还是厚道些才好。
曹安正想着,忽然外面钟鼓大鸣,把曹安吓了一跳。击鼓鸣钟是表示生紧急大事,皇帝必须升朝。急忙来到赵忱面前,道:“皇上,快更衣升殿。”
※※ 支持原创 ※ 《宋翔》于1*7*k小说网 ※ 支持正版 ※※
这段时间以来,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收复了大片土地,天临府朝廷的人事有了一些调整安排。甴汪应辰出任江南西路制置使兼知隆兴府事,张栻出任荆湖北路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事。并招广南西路制置使辛弃疾和广南东路制置使赵汝愚入朝,任赵汝愚为左正言兼翰林学士,辛弃疾为签书枢密院事。由广南东路转运使岳霖出任制置使,并不在设立广南西路制置使。
自从赵忱继位以来,出于稳定时局的考虑,对于朝中的官员几乎没有作任何的调整,但这并不表示他对目前的状况感到满意。相反这近半年的时间里,以经让赵忱感觉到朝中的官员中,说空话的多,干实事的少;能为自己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少,而只会捕风捉影,胡乱指责别人,给朝廷添乱惹麻烦的官员却颇多。
由其是赵忱现,要成就一番大业,仅靠目前朝中的大臣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赵忱一直希望提拔几个有能力的人。正是这样的想法,赵汝愚和辛弃疾才进入赵忱的视野里。
赵汝愚出任广东制置使,虽然是战事不断,但市泊司的收入反而比平时更增加,这里面虽然有杨炎剿灭海盗,恢复海路平安的因素,但赵汝愚廉洁奉公,公正开明,并且严查走私的治政也功不可没,而且还从海外购进了大量的粮食,从财力物力上都有力的支持朝廷。而广南西路刚刚经历了摩尼教之乱,政事混乱,百姓零落,农田荒废,十室之中,仅存三四户,而且还有大量逃难流民拥入广西。辛弃疾出任广西制置使之后,选用贤能,宽征薄赋,招流散百姓,使其安居,兴议屯田。并从流民中选择强壮者从军,支援对金的战事。
可以说两人在地方上的政绩都相当显著,赵忱也常听杨炎提到过他们,对他们的能力和人品都十分赞赏,因此就趁着这个人事调度的机会,把辛弃疾和赵汝愚调入朝中。
而朝中大臣中,陈俊卿其实早就对赵汝愚留心,认为他有治世之朷,日后是可担大任。而韩彦直也十分欣赏辛弃疾作的《九议》、《美芹十论》认为是切中要害,所论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陈俊卿也知道他们两人和杨炎的关糸都很密切,但现在陈俊卿对杨炎的看法以经大为改观,虽然还有所保留,但以经不认为他拥立赵忱是另有用意的了。而且陈俊卿也知道,杨炎这些年来,足迹遍布两广,两江,两湖甚至是四川,所到之处都难免要与地方官接触,总不能说只要是和杨炎接触过的官员都该弃用吧。这两人都是正当少年,如果选入朝中,善加倍养,加以历练,不难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因为对皇帝的任命表示赞成。
这样一来,辛弃疾和赵汝愚两人的地方政绩也确实十分出色,而且朝中也确实出现空位,加上这次两人入朝也不是出任执政大臣, 相陈俊卿和枢密使韩彦直不反对,也就没有其他人反对赵忱的任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