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去的人通报之后,立即便得到了朱大典的召见,朱大典对于孝天率部抵达浮山所一事非常高兴,虽然这次于孝天领兵过来,超期了十天左右,但是毕竟他还是来了,而且超期时间并不长,所以没人会把这几天超期当成回事。
而且大家也都清楚,当初崇祯帝下旨的时候,给于孝天留出的时间也确实太短了一些,从接到圣旨到抵达登莱,仅仅给出了两个月时间,这其中主要是崇祯帝实在是太着急所致,眼下放着最近而且战力较强的关宁军不用,却要从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福建调兵过来,如果按照常理的话,半年恐怕福建兵都走不到山东,慢的话甚至需要一年时间。
于孝天即便是接到圣旨,也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将各地兵马收拢起来,调集船只和各种粮秣物资,这种事情在常人眼中,最起码就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可是崇祯却只给了于孝天两个月的时间,让他赶到登莱平叛,这时间也确实太紧了一些。
几乎没有人相信,于孝天可以在两个月之内率部赶到登莱,这可是足足有四千多里路程,就算是骑快马,日夜不停的赶路,起码也需要很多天的时间,更何况是坐船了。
所以最初朱大典临危受命,前来任山东巡抚的时候,几乎愁断了肠子,朱大典岂能不da山东这边官军的实力情况,如果福建的于孝天不领兵过来的话,仅凭目前山东境内可调集的官军,连守都不见得能守得住,更不要说解莱州之围,平定乱军叛乱了。
所以朱大典赶到青州的时候,考虑的根本就不是立即调兵遣将前去解莱州之乱的ent,他考虑更多的倒是该如何先把叛军堵在登莱一带,不让叛军继续朝青州进袭,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所以在朱大典到了青州坐镇之后,立即便忙活着把山东各地零散的官军,都给集中起来,调往青州一带,前去寿光、昌乐、安丘、诸城一线布防,遏制叛军继续朝青州境内蔓延。
至于胶州和即墨那边,他都无力顾及,令这两地官军和官吏自行坚守,只希望先稳住目前的局面,以免重蹈正月里明军大败的覆辙,他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现在皇帝为了登莱叛军的事情,脾气非常不好,天天阴沉着脸,动不动就把涉事之人逮问,丢入大牢之中,如果他来了之后,不但没有能立即平定叛乱,反倒让叛军继续朝山东腹地发展的话,那么他就是下一个要被逮问之人了。
所以朱大典心情极坏,在青州,三六五申,色厉内荏的训令各路兵将,令他们务必不得大意轻敌,让叛军再逮住他们的空子。
可是就在他气急败坏的时候,却收到了消息,说于孝天的大军已经乘坐舟师,抵达了胶州湾一带的浮山所,并且已经开始登岸。
这个消息对于朱大典来说,简直就是天籁之音,把朱大典乐的是呲牙咧嘴,朱大典作为曾经在福建任职的官员,岂能对于孝天麾下的兵马没有一点了解?于孝天当初身为海贼的时候,福建官府曾经屡次对其进行进剿,但是次次都吃瘪,第二次朱一冯集结重兵,进攻南日岛,更是被于孝天打的是全军覆没。
福建的水师几乎被海狼一扫而空,登岛的陆师,更是几乎没有几个人能逃出南日岛,使得福建当时差一点就唱空城计。
幸好熊文灿接替了朱一冯到福建视事之后,迅速的调整了策略,改剿为抚,最终将于孝天招安,要不然的话于孝天自己就能把福建甚至是两广浙江一带,给闹翻天,其危害绝对不会比眼下的奢安之乱和建奴以及登莱叛军小到哪儿去。
于孝天受抚之后,这几年在福建干的也是风生水起,剿灭了十几股大规模的山贼以及乱民作乱,并且帮着熊文灿多次按住了福建发生的灾荒,没有让福建出现任何大乱,成为这些年来,大明首屈一指的安稳之省。
于孝天麾下的兵马,现如今被人戏称为于家军,有相当强悍的战力,这一点朱大典一点都不怀疑,而且他听闻于家军善用火器,而且手中拥有大量犀利的火器,其中包括不少精良的“鸟铳”还有不少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感谢赏月票的兄弟,感谢鹰之武和楠瓜哥二位兄弟的打赏!我继续努力!吃点药躺一会儿,接着干!依旧头晕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