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也是忧心忡忡,说道:“孙侯既已决议先破吕布,恐不会从君侯所言。”
荀贞令乐进道:“卿可提本部精卒,速与君卿合,急往太谷。文台如不从我言,执意与吕布战,卿等可先助之。我当催兵马快行,至多两日可到。”
乐进应命,提了本部兵马,舍弃辎重,前与许仲合兵,急赴太谷。
……
孙坚营中,下午收到了荀贞的信。
收到信的时候,孙坚正与诸将大议,在讨论进击吕布。
孙坚暂时中断了军议,先看荀贞的信,看完,出示给诸将。
诸将传着看罢。
先有吴景慨然起身,大声说道:“前次击董,荀侯一往无前,威震司隶,这回击董,君侯得为先,此丈夫争功之时也!虽一时之小挫给吕布,无关大局,岂能便就此罢兵?”
孙坚以为然。
有人劝孙坚道:“公与荀侯起兵所为者,国事也,何来争功之言?吕布真勇,我又临关,地不利於我,如不等荀侯至,独与战,如负,则前功尽弃,最好还是等荀侯来到了再说。”
孙坚却不肯听,对诸人慷慨说道:“我与荀侯结交,意气相投,正是因为我和荀侯今共起兵乃是为了国事,所以如因我一时之小败而便停军候之,延误了战机,则何颜见荀侯!”
说到底,孙坚本身是个猛鸷的人,他和荀贞虽是意气相交,彼此敬重亲爱,可身为一个好战、以军功起家的武人,他却是也不可能把功劳都让给荀贞的,稍微一败,就止步不前,等着荀贞来,他孙坚的脸面摆在何处?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吕布的兵马不多,他自认为可以取胜。
吕布带来的兵马皆是骑兵,骑兵是不可能入太谷守关的,一入关内,就没了机动性,所以,吕布的兵马皆未入关,便摆在太谷关的东边,与太谷关西边的黄盖、孙贲部遥望之,又与太谷关正面的孙坚主力隔关而对之。
孙坚接着刚才的军议内容,说道:“吕布部在关东,我军不可绕关而击之,而今之计,唯有调他出来,然后我军设伏击之。”
如果绕过太谷关,进击吕布,万一太谷的守将再出来,拦腰一截,那孙坚部就威胁了,故此要想击破吕布,只能把他从太谷关的东边调出来,让他进入孙坚预设的战场才行。
那么怎么把他调出来?
也简单,只需佯攻太谷关就行。
吕布是来救援太谷关的,当然不可能坐视太谷被攻不管。
因而,孙坚就以此定计:分兵五千给吴景,由吴景和关西的黄盖、孙贲联合佯攻太谷,从而调吕布来救,然后由程普、韩当统步卒万众,列阵在前,以阻吕布前进的步伐,同时消耗他的锐气,等锐气消耗得差不多了,孙坚便亲领两千骑兵从吕布部的侧翼击之。
孙坚对吕布还是很重视的,并不以他只有三千骑兵而就轻视他,这一套战法安排,除留下了数千机动、压阵之卒外,前后动用了万余步卒和几乎是全部的两千骑兵,明显是狮子搏兔,出了全力的。按照他的这个打法,只要吕布上当,那么他自度之,胜算不说十成,也有就成。12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