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沉吟说道:“明公,说到青州,嘉有一个陋见,不知当否。”
“君昌,卿有何高见?”
程嘉说道:“明公,虽然诚如监军方才所言,现下非是宜取青州之时,但陈买被擒以后,就被送来了郯县,是现下之青州,有袁本初所表之刺史、有公孙瓒所表之刺史,却独独无了明公所表之刺史,因而嘉窃以为,是否现下可先表一人为青州刺史?也算是为将来取青州做个预备,毕竟名正方才言顺。”
“表一人为青州刺史?”
程嘉说道:“嘉以为,偏将军正合其任!”
偏将军者,荀成是也。
荀贞略作忖思,问戏志才、荀彧、张昭诸人,说道:“卿等以为何如?”
张昭不以为然,说道:“军谋此言,谬哉!”
前次会议,程嘉反驳张昭;这次程嘉出言,却是张昭反驳於他。
程嘉瞥了他眼,问道:“张公,我如何个谬?”
张昭与荀贞说道:“刺史之名,不过虚名耳,现下青州一州,已有三个刺史,陈买系明公前时所表,田楷为公孙瓒所表,袁谭为袁本初所表,而此三人刺史,谁又能真正的掌控青州?无一人也!是以昭以为,就算是明公现在再表偏将军为青州刺史,实际上也只是徒有虚名!
“既然如此,何不仍暂以陈买为青州刺史?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陈买虽叛明公,而明公仍以其为青州刺史,足可显明公之宽厚仁义;其二,陈买故为齐国相,本青州官也,其昔在郡,颇有声誉,以其为号召攻青州,昭愚以为,似也比以偏将军为号召稍微好些。”
荀贞听了,再度环顾堂中诸人,笑道:“知我者,张公也”。
细细想来,张昭的这个建议,的确是要比程嘉的建议要强。
就像张昭说的,才表了陈买做青州刺史,转过头来,就再另表他人再去做青州刺史,而且另表的人还是如荀成这样的荀贞嫡系,那吃相未免就会显得不太好看,也许就会产生不太好的风评。既是如此,那么就不如干脆还以陈买为青州刺史,反正陈买已被擒获,现在荀贞的手中,那荀贞让他干什么,他不就得干什么?这和表荀成为青州刺史的效果是一样的。
效果一样,而舆论上的风评更好,当然是选择后者。
却这荀贞先说戏志才知他,现在又说“知他者”是张昭,那到底这两人谁人知他?也好解释,谁出的主意好,谁就知他。却就如此,议下了青州之事。
而於去书荀成后不久,这日,又有一书从青州传来。
这书不是荀成传来的了,而是平原郡的太守田楷遣人所送来的。
当荀贞与曹操再度在兖州发生大战的时候,田楷於平原郡观望,初时是生过别样心思的,唯是他没有想到,竟然短短个把月的功夫,不但曹操兵败,吕布兵败,而且济南相也被赵云败於历城城外,荀贞竟是三个战场接连获胜,声威不堕,反胜於过往。如此形势之下,为了自保,他於是就再次遣使,来到郯县向荀贞上书,重提从附之事。
田楷书中的语气很恭谨,写道:“明公威震东南,楷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力。”
荀贞看了此书,随手丢到一边,笑与左右从吏说道:“田楷以为我是张孟卓那样的长者么?”
他这话没有明说,但左右诸吏皆知其意,显然是在说:张邈受了陈宫的蛊惑,搞了这么一出对於兖州的反击战,可最后大败而归,那么田楷以为荀贞也像张邈一样容易受人蒙骗么?
这些且不必多言。
只说曹操兵败回到东郡以后,深忧荀贞会趁胜追击,来打他的东郡,只靠一条黄河之险,东郡到底地方狭窄,没有纵深,只怕是万万抵挡不住荀贞大胜之兵的进攻的,而南边的张邈,那又是个绝对靠不住的,思来想去,无有它策,只好再次遣吏赶去冀州,向袁绍求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