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级战舰共打造六艘,第一艘为中华舰,剩下的以五岳命名,分别是泰山舰、华山舰、恒山舰、黄山舰、嵩山舰、衡山舰,这六艘战列舰是帝国舰队的主要火力。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老旧的战舰已经跟不上主力的行进速度,所以中华淘汰了所有的铁甲舰和装甲巡洋舰,还包括初期的侧卫舰,这些基本上都卖给了其它国家,剩下的铁血级、霸王级、皇权级都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其中铁血级剩下两艘,霸王级剩下四艘,皇权级剩下六艘,再加上六艘中华级,帝国共拥有十九艘战列舰,另外还拥有十艘侍卫长级重型巡洋舰,以及最新型的四十艘卫士级轻型巡洋舰,五十艘驱逐舰,三十艘鱼雷艇,五十艘黑鲨四型潜艇,不过中华的海外领土太多了,这些战舰分散开来并不是很强大,所以为了弥补舰队的火力不足,刘峰命令青岛造船厂研制一种新型战列舰。
这种新型战列舰吨位小,火力防御力都要优于重巡洋舰,却又不是战列巡洋舰,相较于中华和皇权级显得有些瘦小,可以被称为袖珍战列舰,这种战舰被命为“名将”级。
建造名将级袖珍战列舰的是为了弥补一等铁甲舰的退役造成的数量和火力缺失,它采用高干舷平甲板结构,拥有一个显著的倾斜舰首,可以减少逆浪航行时海水对甲板的冲击,再加上中华战舰传统的球鼻艏,减摇鳍等标配,足以适应各大洋的恶劣海况。排水量为12000吨,舰身长186米,舰宽215米,吃水7米,满载排水量15000吨。值得一提的是名将级战列舰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柴油机,这是中华帝国一个大胆的尝试,主要是因为每年中华的石油供远远大于求,随着汽车的增多汽油倒是消耗一些,但柴油几乎没地方放置,所以在刘峰的提议下名将级战舰被装上了八台最新型的大型柴油机,总功率为53000马力,每四台驱动一个传动轴,转速为每分钟245转,本来所有的造舰工程师都有些忐忑,毕竟这么大的柴油机还是第一次使用,结果在海试时却表现的非常不错,战舰巡航速度时电机振动很小,在高速战斗状态下振动有些大,经过测试在在高振动下可以连续使用三个小时,完全达到了战斗要求。在轻载下速度可达285节,满载状态下可以达到26节,这个数据让刘峰非常满意。名将级战舰由于不用锅炉,节省了很大空间,排气也很少,所以烟囱直径很小,另外战舰建造时大量使用焊接技术,这些比铆接节省了近百分之十五的重量,这些重量全部被转嫁到了装甲和速度上。
名将级战舰被设计出来是为了对付一等铁甲舰、战列巡洋舰、重巡洋舰的,其装甲比主力战列舰薄,优于重巡洋舰。主侧舷装甲有150,另有50的防鱼雷装甲板重叠在它的后面,甲板装甲为水线以下为65,主炮炮塔正面装甲为150,防护罩为105,炮座130,指挥塔15,足以抵挡230炮的攻击,另外战舰内部广泛的隔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战斗损伤。
武器系统为两座三联装280主炮,发射300公斤的炮弹,首尾各一座,最大射程14公里,最大仰角60度。副炮为八门单管150低仰角炮,对称的分布在两舷中部。防空火力为六座十二门双联装88高射炮,八座三联40高射炮和两座四联装15高射机枪。尾部还有两座三联装500的最新型长矛鱼雷。如此火力可谓武装到牙齿,只要不是遇到前无畏舰和无畏舰,基本上可以碾压对手。
名将级战舰人员编制为650人,燃油储备可达3500吨,巡航速度是的续航力达到了9000海里,不过因为世界各地都中华的海军基地,一般只携带2500吨燃油以节省重量,减轻战舰的负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