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
“不仅是圆面,而且是分布在多层凹凸空间内的,应该更像个锥面,为了保证视野,越低层的房间越靠外围,越高层越在中央,这才是揽星设计的精髓,既保证每个房间都可以享受天空,又保证外部造型自然的视觉感。”穆清源比划道,“在这个前提下,每根树枝的角度、长度都要精细琢磨,既要符合精确的几何分布,又要保证艺术美感,否则就是一根大柱子撑着一个大圆盘了,跟我设计的那些塔一样。”
穆清源的描述,相当于去除了揽星的外表,还原了它的骨架,建筑美学上的揽星被转化为了几何化的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要做到每个房间都有同样的星空体验,不难,像摊煎饼一样摊开了分布即可。要做到外部看着像一棵真实的树,也不难,照着树画就行了,但要同时满足这两者,则是难上加难。
假设穆清源所说的“圆面”是一个三维空间内的圆柱体,每个房间都是圆柱体内的一个点,周游的工作就是要在这无穷多的点之中,选出十来个,它们在数学上必须是均匀、规律的,但在美感上又必须是随机,自然的。
这也正是周游在设计初期碰到的核心难题,揽星一度沦为“废案”的原因之一,他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知识与经验的贫乏,让周游的设计进入了“思而不学”、“暴力尝试”的阶段,他曾在几天内出过上百张不同的揽星效果图,却没有一个能让他满意,最终放弃了这个方案,干脆就不要搞个大新闻了,做常规一点就好了,有环境优势在,不如像其他人一样做大规模,何必为了一棵树死磕。
但当他放弃了一段时间后,一股乏味感渐渐涌了上来,并非是因生活枯燥无聊,而是周游自己对趣味的偏好似乎出了问题,曾经认为有趣的事情,有时间一定要做的事情,都变得不那么有趣了。
小隐湖畔这个他从年幼起就一直执迷的地方,似乎也成为了一个很普通的地方,开门赚钱就好了。
不如当初答应租给安桦他们,也许自己还能到手更多。
这个时候,他反倒要感谢俞永茂了。
近在咫尺的大雁湖拥有更大的自然环境和建筑规模,还有同样的jā通优势,小隐湖畔从此不再独特,在大雁湖大量的房间供给下,小隐湖畔的价格将很难维持,而对于小规模精品项目来说,失去价格,失去一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