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皇帝在背后支持,大炎字典自然能够很快得到推展开来,而且还得到了很多学子的支持。当然不是没有人看出这大炎字典会对文人士子的地位冲击,不过陆泽轩在推行之时便采取了从文人士子内部瓦解的办法来执行。
陆泽轩知道一个新的事物想要推展开来,让大众接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陆泽轩先是召集了各地优秀的学子入京学习大炎字典上的拼音等读音的问题,然后便将这批学子下放至各个地区,让他们去各个地区教学上面的内容,而视他们教学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而这笔分数便可以记入朝廷档案,待他们参加科举考试之时,这笔分数可以在他们科举考试之时为他们增加筹码,也可以在通过科举考试后优先安排官位上任。
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有朝一日翻身成为朝廷官员。可是每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多少,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地成为官身的又能有多少,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够在下次科举考试之时便能翻身得意把歌唱的,现在朝廷给予了这样子的奖励制度,又哪里会得不到学子们的支持呢。
可以说这个福利制度一出,即使某些朝廷官员想要借着学子们来生事也是行不通的,想要借着学子们生事的前提条件是要给他们一定的好处,否则谁也不是傻子,在没有损害学子们利益的前提下,不给出相应的好处,便想着登高一呼,四方响应地跟着闹事,哪有可能呢?即使某些朝廷官员答应给出头的学子相应好处,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没得到好处的学子心里能乐意看着他人借此机会翻身或扬名么?
最主要的是这件事情是皇帝御旨批复同意的,皇帝对朝廷的把控能力还是很强的,想生事的人在做之前还是要多翻思量的,明摆着与皇帝对着干的,最后能得到的好处也未可知。虽然一旦学文识字的人变多了,会对文人的地位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这股冲击的能力还未可知,毕竟家庭条件摆在那里,不可能所有的百姓都不管肚子饱不饱的情况,一心只想着读书科考的,但是如果此时生事的后果,很有可能便被皇帝杀鸡儆猴,捋掉身上的官职,直接打回十年苦读的起点了。
因此,虽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