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是大宗的产业,父亲故去,西韩再无根基,难免有人生出心思,谋个更好的出身。”坐在位上,韩邈全然没了刚才的温润模样,面色也沉了下来。
不能怪韩邈动怒,肖念是他父亲一手提拔起来的茶行掌柜,如今父亲亡故,这小人就另谋“出路”,实在让人不齿。
听到这话,韩忠心头更急:“茶行乃是老主人一手打造,大宗也未免欺人太甚!肖念这一走,不知多少事要落在他们眼里,这是想断咱家的根底吗?”
对于西韩,茶行确实是关键所在。这事说起来就复杂了,在大宋,茶本就是不逊米、盐的大宗买卖,自立国后就一直是官营。茶农生产出茶叶,只能上jā官府,由官差押运到十三个“榷货物”,随后茶商到官府指定的地点缴纳钱帛,领取凭证,再到榷货物或是官茶场取茶。
只是如此一来,商人往返就要花费大量钱财,非巨商不能经营茶叶买卖。后来就应运而生了“入中”之法。每当边关战事紧急时,朝廷就号召大小商人运送粮草、物资到边境,充实军备,再以优厚的价格发给他们“jā引”,可回到京师换钱,或者换茶、盐、香料等。如此一来,就连百姓也可运粮换“jā引”,再卖掉手头的“jā引”,换来钱帛。而其中以茶利最高,故而茶引也深受大小商贾喜爱。
这骤然增多的“jā引”,又引发了炒作。在京师都有“jā引铺”、“兑便铺”,有些商家甚至都不经营茶业了,只做兑券的买卖,虚估价格,从散客手中低进高出,很是能赚一笔。只是好景不长,边关战事频发,西北粮价奇高,朝廷下发的jā引过多,根本没有那么多钱、茶可兑。如此一来,便引得“jā引”价格狂跌,商贾朝廷都大受损失。
于是,便生出了茶法改制。先皇仁宗推行新政,弄出了个“贴sè法”。官府不再控制茶园,而是让商人自行和茶农jā易,只从商人处收取“贴纳”作为利息。如此一来,jā引“虚估”的弊端迎刃而解。这对于普通商贩而言,当然是好事。但是受损的全是当初的豪商污吏,“贴sè法”颁布后,十数年间数次废立,茶市彻底糜烂。
无奈,仁宗下诏罢免了榷茶,取消官禁,彻底施行通商法,允许茶商和茶农自行jā易。此时经过多年折腾,不少人都处于观望状态,谁知朝廷法度会不会再变。偏偏西韩的当家韩玉抓住了机会,前往福建控制了数家茶园,替那些被茶课租钱b的险些自杀的茶农们预付了本钱,彻底把其产出掌握在手中。
因为韩玉手腕高超,又十分看重茶叶质量。数年经营下来,韩氏的茶行也就越发坐大,非但囊括了相州大半市场,还能远销京城,成为韩氏大宗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正因此,韩玉执掌韩氏商行,得到了族老乃至韩相公的一致首肯。
而西韩,也自茶业中获利匪浅。除了公中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