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他心中永远的痛,永远的愧疚,从她亡故至今,这么多年了,这痛和愧疚,也不曾消减半分,他本以为,他给李家多些优待,多些照拂,便能让心里多得些安慰和宁静,却不想……安慰和宁静没能得着,麻烦,却是给自己留下了一堆!
“德平伯休要胡说,朕瞧你这身体还硬朗着呢,哪至于大限将至那么严重!”
隆庆皇帝知道,李铭这是在跟他讨饶,跟他求不死的许诺,心里不禁一笑,脸上的面无表情,也随之土崩瓦解,“朕年幼时候,多少也学过些玄学,依朕看,德平伯若能安稳处事,少些急躁和功利,活到死没什么问题!”
活到死。
哪个人不是活到死的!
隆庆皇帝的这话说的,可以算是许诺,也可以算是没说,关键在于,是说给什么人听,以及……那听的人,是不是有心!
“多谢陛下!臣回去以后,定修身养性,安稳处事,不负陛下指点之功!”
听隆庆皇帝这么说,李铭便是知道,他今天是没事了,忙不迭的从刚刚坐下,还没暖和过来的椅子上站起来,就朝着隆庆皇帝又跪拜谢恩下去。
有人说,人大都是天生贱骨的,得到的越多,期望的就会越多,一旦那施恩的人给不出恩泽了,就会觉得自己是遭了亏欠,对那施恩之人生出怨恨来。
李铭,明显也是属于此类。
知道隆庆皇帝不会在刚刚说完不让自己死的话之后,就出尔反尔的降罪自己,李铭的胆子也是又大了起来,原本,他来皇宫拜见隆庆皇帝的目的,在这一刻,也是又涌上了心头,打算付诸实施了。
“德平伯还有事?”
见李铭谢恩之后,就跪在地上不起来了,隆庆皇帝不禁一愣,拧眉,看向他的脸,张口跟他问询了一句。
“回陛下的话,老臣是还有一件小事,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铭装的一副谦卑恭谨的样子,小心翼翼的抬头,与隆庆皇帝四目相对,“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能算小……”
“若是给那假皇子求情,就不用说了!”
看李铭的表情,隆庆皇帝便知道,他接下来要说的事,是要跟翎釴有关,心下一恼,当即便脸色不虞起来,“那假皇子得朕厚待而不知报恩,先是与人勾结,假扮歹人抢夺孝恪太后寿辰贺礼,谋害押送贺礼官兵几百人,后又撺掇神机营兵将,欲策反谋害于朕,赦他不死,已是朕极大宽容,你休要再劝!”
“陛下误会,臣今日前来,是要跟陛下恳求跟大皇子有关的事,但臣要恳求的事情,是关系真正的大皇子,与那个假的大皇子,没有半分关系。”
听隆庆皇帝说话的意思,李铭便是明白,翎釴将要被发配西北的这事儿,是不可能有转寰的余地了,当即话锋一转,就依着他之前在路上想好的话,跟隆庆皇帝恳求起来,“陛下诏书里说,大皇子殿下早已于五岁之时,亡于天花不治……民间旧例,未至成年,便因病夭折之人,不得立冢,可大皇子殿下终究是陛下的嫡长子,妙儿唯一的儿子……时隔多年,大皇子殿下的尸骨,怕是已极难找到了,所以,臣恳请陛下应允,让老臣为他在妙儿坟边,立一座不落名的衣冠冢,将来祭拜时候,也好有处地方,为大皇子殿下摆一处碗筷,烧几张纸钱,尽一尽臣这当外公的心意……逢年过节,哪家长辈不给孩子包个红包贺岁呢,臣……”
“准了!”
李铭的话,说的感人肺腑,隆庆皇帝听在耳中,本能的,便红了眼眶。
子不教,父之过,朱翎釴不忠不孝,是他这个当父亲的没有教训好,怪不着早死的李妙儿半点儿,他因一己之怒,就让她成了世人眼中的无后之人,这,很不对,确切的说,是很残忍。
大明律有规定,无后的妃子,不可与皇帝同葬,就算李妙儿是他的原配嫡妻,他的皇后,也不能坏了规矩。
李铭只是让他应允,在李妙儿的坟边为翎釴立一个不落名的衣冠冢,算是对她的陪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来人,传朕旨意,封已故大皇子朱翎釴为裕世子,立衣冠冢于孝懿庄皇后李氏坟侧,享太庙供奉!”
于理,早夭的皇子,是不可以有封号的,因为,一旦有了封号,便就等于,他是要玉牒留名,享太庙供奉的,相应的,生他的妃子,也就不能算是无后……但,却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册给他的这个封号,要是他父亲当皇子的时候的封字,隆庆皇帝是裕王,封下的这个字,就要是个“裕”字……
通常来说,皇帝都比较忌讳把自己曾用过的封字赏给一个死人使用,一来,是避讳一个“死”字,二来,也容易显得这皇帝溺爱子嗣,给史官手里留下“把柄”。
像隆庆皇帝这么一个爱惜羽毛的人,这无疑是一种极难做出的决定,但为了能跟李妙儿同葬,他也是顾不了那许多了!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