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
马金龙看着bf众人欢呼着站起身之后便开口感叹道。
“对啊,终于结束了。”
余寰站在马金龙身旁,一如四年前般静静的观望着。
观众席上无数观众也是在bf击败ebf之后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欢呼起来,甚至场内有无数人激动到了拥抱起来,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以及写着李玟姓名的标牌。
这一幕场景曾经无数次的出现过,而现在当初的一幕幕场景又再一次重新上演了,而这一次又有谁能够阻止李玟呢?身体上病痛还是被誉为无敌的ss?真的在两者面对之时ss能够阻止这种状态的李玟吗?
马金龙已经有一点不敢再想下去了,一般人眼中李玟最可怕的地方大概就是完美无缺的操作以及近乎开挂一般的战斗意识,但是深深熟悉着李玟的马金龙很明白,李玟最变态的地方就是他那几乎没有任何尽头的潜力。
一个强大的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敌人在近乎无敌的同时还在不断变强着,这才是事情变得愈发严重的原因,没有东西可以限制李玟的成长和发挥,除了他自己,而事实上早在s3、s4两届s赛时期李玟也的确败给了自己,准确的说是败给了病痛。
但是现在呢?
病痛的伤害已经被漫长的岁月给抚平,只留下一个潜力无限再也无人可以束缚的怪物,如果想要限制李玟的实力,恐怕除了网络和外设出问题之外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面对全盛状态的李玟,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队伍有把握说自己是必胜无疑的,哪怕是当初的b也不会有任何的例外,毕竟当时b甚至输给了状态并不佳的李玟,而现在的话……
看完比赛的沐沉默着缓缓退场,bf对阵ebf的这四场激烈的角逐绝对是相当精彩的比赛了,但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就连沐也没有想到过李玟居然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未来是未来。
一个在过去再强大的职业选手,在经历过版本的更迭以及自身状态的衰退之后都会慢慢被淘汰出职业舞台,旧人的退位让贤和新人的签约加盟几乎都是十分稀疏平常的事情。
即使通过纪录片和过去比赛的录播知道了李玟的强大,但是沐对于李玟的印象依旧停留在夏季赛上他和汤越两人的角逐博弈之上,说实话汤越这个被埋没已久的天才上单虽然也很强,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级别之中都罕见的强悍。
但是其最多也就是顶尖的选手,压根达不到封神的地步,这一点也许很多观众甚至资深解说和职业选手都未必看的出来,但是在沐这种超一流选手的眼中,对于实力的判断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走位、补刀、消耗、进攻、撤退、拉扯、带线、参团、支援都是沐的关注点,而能够将这些所有事情都能做到非常完美的选手方可被称为顶尖,但是想要封神却必须还得有另一个东西。
那种东西可以叫特质,也可以说是风格,事实上这种游戏特质或者说游戏风格一般的东西基本上每个玩家多少都有一点,就像是有些玩家喜欢浪、有些玩家喜欢猥琐、有些玩家喜欢发育、有些玩家喜欢搞事情……
每个玩家都有着自己喜欢玩游戏的方式,从而衍生出自己擅长或者说喜欢的游戏风格,而一旦形成了专属于自己的游戏风格再想要贸然改变那将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就是像是一个喜欢将闪现放在d键、t放在f键上的玩家,如果贸然将两个召唤师技能改变了位置势必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奇葩意外。
而想要适应起码也得数天乃至一周的时间,而想要改变游戏风格再适应新的游戏风格只会花费更久的时间,也许是一个月,又也许是两个月,甚至还要更久更久。
一个习惯玩大树、泰坦、波比这种坦克类型的上单突然让他去玩杰斯、潘森、奎因这种压制力极强的上单,同样会被其玩的十分猥琐,哪怕英雄强势,由于游戏风格的原因这类玩家也会不自主的考虑更多不敢冒进。
而让一个习惯玩杰斯、潘森、奎因的玩家去玩大树、泰坦、波比,就算英雄本身在前期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单杀能力,但是同样地在习惯了自身的游戏风格之后就算是拿到坦克英雄也会想着用这类英雄去单杀敌方,就算被gank了第一时间考虑的也不是逃命,而是应该怎么样才能够把对面上野全部搞死一个不留。
这些特质既可以称得上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太猥琐虽然不容易打出优势甚至错失大好良机,但是犯错的几率和承担风险的可能也少了非常多,而太冒进虽然容易打出优势和寻找机会扩大优势奠定胜势,但是一旦受挫或者被敌方抓住机会只会输的更加干净利落没有任何的还手之机。
职业选手原来也是普通的玩家,只不过比起普通人而言他们的天赋更加优秀并且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去训练,而其身上也分别有着自己的特质,只不过有些很明显,有些则很不起眼。
而这也是普通职业选手和普通玩家的的区别,那就是职业选手经过系统的训练以及团队意识的协调和配合之后都学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尽量隐藏自己的特质,让自己和队伍合二为一,成为一个行动整齐划一的整体。
这个道理倒是和所谓的木桶效应是一个道理。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木桶效应并非绝对,人并不是木桶装水!
以木桶效应来形容组织或者团队也许无伤大雅,但是用来形容个人绝对就是一个天大的歪理,从来就只有扬长避短发扬自身优点的道理,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要将缺点去比肩优点甚至超越优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