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次公想象的不同,他手下的士兵们,包括猛将张三公的想法与他完全相反。经过那一战之后,斥候军已经杀红了眼,既然已经死了那么多同僚,那么,一旦有机会,就一定要多多立下战功,为那些死去的兄弟们都获得一些赏赐。
这个时候,张次公就算再想反悔,卫青也不会再给他这个机会了。哪怕张次公是他的亲信,他这元帅这次也会再给他面子。
消息传到大营的时候,几乎所有留守的士兵闻讯都报名想要参与其中了。
苏建对此当然很高兴,他也不想自己所率领的部队来一次塞外,只是在修建营盘,把守营盘,至多过几天开始派兵渡河,吸引匈奴人的注意力,可实际上,渡过黄河的这些士兵,在过河之后,干得依然还是之前那两项工作。
不过,苏建也明白,卫青从守卫大营里抽调士兵,是去打仗的。那么,要从留守的三十万大军当中抽调出一半的士兵,虽然会破坏了他自己提前制定好的计划,但是,他这里终究不是主战场,只需要渡过黄河,修建并且坚守好营盘即可,任务并不算太重。
至于黄河北岸的事情,苏建却可以趁此机会,将其全部交给张次公那个更加倒霉的家伙负责管理。若是他再把这里的大营和战利品都丢了的话,根本不用回到长安城,让皇帝陛下杀了他,车骑将军自己都会亲手将他斩了。
剩下的,就是要为元帅挑选适合参战的士兵。与匈奴人进行野战,有一个硬指标——会骑马!
可是,留守大营这些汉军士兵原本就是因为马术的原因,才因此而失去了跟着卫青突袭右贤王王庭的机会,论马术,他们是拍马也赶不上北征将士的。这个时候,只能采取矮子里面拔将军的方法,苏建不得不再次放宽了招募的条件,只要士兵的三种能够骑上马在驰骋的时候,不要从马上掉下来的,那么,他就可以入选。
有些想要参战的士兵想了个办法,就是将自己用绳子绑在马上,就这样,有不少这样的汉军士兵得以蒙混过关,将自己的名字最后加进了十五万参战士兵的名单中。
在放宽了条件的情况下,苏建终于为卫青准备好了十万大军。
虽然这中间耽搁了七八天的时间,但是,经过这次调整之后,卫青发现,剩下没走的士兵,以及新来的士兵们的士气非常高,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前方也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正像韩欢所预料的那样,在黄河拐角处,发现了一处水流量不是很大的渡河点。进过亲自测试,匹马渡河没有问题,不过,这里的河水刚刚好达到马匹的腹部。
骑兵们自己通过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部队的辎重该怎么办。没有船舶运输,根本无法确保军队的辎重能够顺利的运过黄河。
这个时候,苏建派来的工匠起到了大作用,贺兰山上有很多现成的树木,只需将其砍伐下来,便可以将之制成木筏,将辎重放到木筏上,就可以解决辎重运输的问题。
苏建也正是担心卫青在渡过黄河的时候,才专门派了几个工匠过来。
这些工匠原本只是盖房子的,可一理通,百里通,他们没有亲自造过船,却在长安城外的渭河边,亲眼见过有人造木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