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咕咚!”大司农一口气干掉大半杯水,平熄血液的沸腾。再次在衣襟上搓了搓手,小心翼翼地翻开菲页。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像墙面一样的、垂直种植的西红柿和青辣椒,红红绿绿的、坠满有丈余高的架子。
这硕果累累的景像,满满的诠释了丰收的含义。其实这是凤飞扬为了好看随手弄上的,没想到把三人给震住了。
“少秋可知这是何物?我国好像沒有呀!”大司农问他儿子百少秋。
奇怪,我大启境内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稻,也就是大米;梁,北方人把梁叫小米;菽,豆类;麦,小麦;黍,玉米:稷,高梁,多数用来酿酒。
没见过这样的,是粮食呢?还是果蔬?大司农强压住心中的疑问,翻开了第二页目录部分。
几人越看越心惊,书中详细记载了垂直种植和户外种植的方法。从挑选种子到如何培芽、施肥,直到成熟保存。
书中还特别提到关于种粮的特殊管理方法,如何授粉,打叶、除去多余果实。强调自然授粉有困难时如何人工授粉,三人面面相觑,何谓人工授粉?粉又是何物?
这个时代的种植基本上是撒种,靠天吃饭。故专门种植、管理农作物的大司农也不知啥叫人工授粉。
“书中提道的种苗是否全在这?”大司农指了指这一大堆的种子询问百少秋,声音由于激动而变得嘶哑。
假若能把这些都变成图画中这样,大启国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那将是国强民富粮满仓。到那时何惧灾荒,又何惧战争?他百氏一簇也将青史留名……
大司农百蓬秋越想越激动,猛地站起一转身对着夺命七跪地行大礼:“老臣启禀七王爷,此书,此种苗关系到我大启国运,勿必奏请圣上派专人专管,老臣即刻写奏章奏。”
“不可!”夺命七忙阻止大司农。
人精似的保皇党大司农岂会不明白朝堂的局势。当他初见七王爷的暗卫,带着稻种来寻他时心中便明了。
坊间传闻濒临死亡的七王不是生龙活虎站自己旁边么?就连宫里那位都忽悠过,可见五年前战神康王的过人之处。
如今的朝堂暗流凶涌,圣上龙体有恙。太子一党,二王、三王和五王一党,四王和六王的母妃是表姐妹,自然行成一党。
七王和九王本是同胞兄弟,二人五年前同时中毒。一个濒临死亡;一个眼盲闭门不出、休身养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只有八王从小体弱,拜当代大儒(通儒院)的老院长为师,学习技艺。
想想朝堂这些糟心事,大司农的心里百般无奈。他一心只想种出高产粮,让大启百姓不在挨饿。至于其它的……
培育种苗的院子中,大司农父子俩替换着抄写《植物种植手册》,生怕慢了原稿被七王爷收走。
百少秋一边装订,一边说道:“爹,王爷说的有理。咱们不能把这图也画上,抄文字和种植方法就好。如今朝堂上瞬夕万变,再加上八月是圣上寿辰,要是别国有心人知道就不妙了。”
百少秋把一份份订好的资料小心地按編号收在小木箱中锁好,把钥匙放入衣袖暗格中。
“嗯!别的图可以不画,但嫁接这一项勿必要画,连带注释一字不落地弄好。眼看三月就到来,做好准备下旬到庄子里找几棵果树实验一下。” 大司农忙着抄、画,头也不抬。
别看大司农平时沉默不苟言笑,可只要是他认定的事那是九牛都拉不回,一条道走到黑!
那么朝堂上哪一关呢?总不能风寒几个月不好吧?明儿太医哪一关要怎么破呢?大司农特苦恼,看来此事还得王爷出手呀!
“少秋,快去请示王爷。就说老夫生病要静养两、三个月,其它事宜,老夫自会安排。”大司农手中毛笔不停息,眼看砚池的墨又要见底了。
百少秋急冲冲赶往陶然雅苑,见炉香正要进门,忙几多跑上前低声唤道:“炉香姑娘请留步。”随之揖了一礼,这炉香可是凤小姐的贴身丫鬟,不可轻视。
“百大人有礼,不知唤奴婢有何吩咐?”炉香福身回了一礼,红苹果般的脸庞上透着健康的粉红,看上去煞是可爱。
“请姑娘通传七爷,百少秋有事求见。”说完便垂首退到门侧站好,耐心等待。
炉香快速去回禀七爷,小姐那里还有事情呢。
陶然雅苑的正厅里夺命七兄弟俩正在说话,小九兴奋异常。贴着纱布的脸上洋溢着欢笑,可见小九是多么的高兴。
凤飞扬为了让小九能提前适应光线,包扎的纱布仅留了薄薄一层,让他感受光的强弱。
“七哥,阿扬说在过两天我的眼睛就可以看见东西了。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她一定很美吧!可是我听她说话的声音年龄好像不大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