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征讨高句丽李密带领的都是瓦岗寨出身的将领,而从系统里面召唤出来的那些将领则是留在了大唐,由他们负责镇守各处要害之地,李密自然是最放心的。
李密似有意似无意地对李靖问道“李将军你和侯君集将军的关系如何?”
李靖眉头微皱,不知道李密为何会突然问起此事,但是李密既然问起了就必然有他的深意,虽然他也看不起侯君集,但是却也不屑于在李密面前说他的坏话。
“陛下,臣入瓦岗寨的时间较短,和侯将军没有深交,一次你对于他的为人如何也不好评判。”
听到这话李密笑而不语。
历史上侯君集曾经奉李世民之命向李靖学习兵法,后来侯君集上奏说李靖要造反,因为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李世民听后责备李靖,李靖却回答说“这是侯君集想要谋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有异志啊。”此时,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迹,李世民自然不会相信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侯君集会造反。一次,朝后回尚书省,侯君集骑马越过省门数步尚未发觉。李靖见到这种情况,便对人说“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将谋反。
从历史的轨迹来看,李靖对侯君集可谓是一语中的。
自己离开河间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侯君集那边却没有任何举动,似乎对于自己侄子之事选择了不管不顾,若是侯君集真的如此的话,那么李密自然也不会因为历史上的侯君集曾经造过反而对他动手。
如今国内城被围,李世民想要和国内城进行联系就必须依靠高句丽水师了,在这一点上大唐可是没有任何优势。
虽然自从统一南方后大唐就开始建造大船,但是犹豫李密的造船技术还需要墨家弟子进行研究,因此造船进展缓慢,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是按照李密的图纸和技术制造出了二三十艘大船。
造船所依据的图纸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宝船的图纸,据《明史郑和传》以及《瀛涯胜览》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郑和宝船是一种大型海船,尺度大。有关郑和宝船尺度,在《明史郑和传》中记载得很明白“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在明代人编写的《国榷》中称“宝船六十二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在明末罗懋登所着《西洋记》中详细地记载了郑和船队中各种船型的尺度,其中,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
这些宝船的用途可是用来远洋航行的,但是眼下征讨高句丽也是需要动用船只的,没有船只封锁江面,高句丽的水师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出现在大军面前,只能站在岸边干瞪眼。
为此李密决定先在高句丽境内造一些这个时代的船只,以应付来自江面上的威胁。
山东等地本来是有许多大船的,但是李元吉东渡百济时强行征用了大批的船,多余的船最后也被李元吉毁掉了,不然李密现在完全可以征用民船派出一支大军乘船前往高句丽,登登陆后直接围攻平壤城。
凭借大唐的兵力完全可以做到同时围困国内城和平壤城,让李世民首尾不能相顾。
但是眼下没有大量的船只,只能是先围困国内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