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越高烧出的陶器色泽鲜亮透红,能敲出响亮的声音,温度不够则反之。当柴堆烧到三分之二,木柴变成通红的火炭时,要不断往火堆上添加椰子壳。
“要注意看火焰的颜色,呈红色偏橙色最好,火焰要刚刚没过陶器最好,火力要集中,达不到一定温度烧出来的陶器质量差,成品率低。”在烧制时,她不忘和身边的徒弟们讲解要点。
“对火候的把控还把握得不够好,和师傅比起来我们的手法还是比较稚嫩,同样的陶器做出来还是没有师傅的好。”在符秋莲的眼里,师傅是传奇般的存在,想要赶上师傅的手艺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从筛土、塑型、画工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疏忽不得。
“母亲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泥陶,像宝贝一样。”符日兰二儿子董祥征说,长期和泥土打交道,母亲的手显得格外粗糙,而对制陶的热枕却从未减退。母亲的手艺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练就出来的,在制陶的各个环节中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符日兰认为,制陶不仅需要缘分,很多时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出更好的作品。“很多人一开始怀着好奇心来学习,后来没有了耐心一个个都走了,能留下来的不多,做得好的就更少了。”符日兰说。
“现在,我已经有了四个传承人了,但还是不够,平时有空的时候,还要到学校里去教孩子们制陶技术。”头发泛着银白色的符日兰对记者说,学生们现在都小,让他们喜欢上制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是希望他们能知道这项古老的技艺,在他们心中种下萌芽。
2010年至今,符日兰多次参加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为弘扬黎族传统制陶工艺奉献力量,并被评为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
如今,年逾古稀的她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制陶工艺,让黎族的传统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三亚市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第四站走进文门村,踏访古迹遗珠,感受村落风光。走进文门,仿佛叩响历史厚重的大门,依稀可见当年的钦差休憩、读书的石头,仿佛还能听见钦差教化黎童识字知礼的声音……
这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寨,穿上“绿色外衣”后,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在古韵悠悠的田野乡间,感受千年古寨焕发的新活力。
传统工艺黎陶作品琳琅满目,让大家感受到了指尖“活化石”唱响的火与土的艺术之歌……传统的黎族文化,已然成为文门村最闪耀的一张文化名片。
地道的“农家饭菜”,刺激了大家的味蕾,村民亲手制作农家美食,都是以本地特色原材料制作的面食、汤粉、糯米饭、米酒、竹筒饭、竹筒酒等,徜徉文门村,感受古韵悠悠,乡情浓浓。
文门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改善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有效发掘村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特色,依托村庄现有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村庄,引导农民转变发展方式,真正让村民群众融入产业发展当中,打造一个集农家乐经营、乡村休闲旅游、农田劳作体验为一体的黎族风情村。
姚道中夫妇看了禁不住感叹道“想不到黎族烧制土陶的工艺这么简捷,我们原先还以为会很复杂呢。”扒开草灰,一个完整的陶罐“出炉”。
只见罐子的外壁受烟熏火燎的作用,留下了一些独特的图纹,有的像椰树婆娑的树影,有的像海浪扑向沙滩。姚道中教授觉得,这样自然形成独特的梦幻般的图纹,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同行的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唐玲玲伉俪研究黎族文化多年,他们说“黎陶与树皮布、黎族织锦、黎族文身、黎族医药一样,都是黎族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黎族烧陶技艺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据了解,布曲村现有80名中老年妇女掌握烧陶技术,她们不但能烧出坛、盆、甑等日常用品,还能制作形象的猴子、乌龟等摆设装饰品。目前,该村的烧陶技艺已被三亚市政府列为保护对象。
我国最早的烧陶方式是露天烧陶,而在海南岛黎族地区现在依然采用此方式,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
有关专家认为她们的泥条盘筑制陶技艺是新石器时期产物,在文献南宋赵汝适《诸蕃志》中就有记载黎族人制陶,现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大坡地区还保留有这制陶传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