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只要做一些事,苏叶都得累死累活的。本来苏叶是打算做一个卤肉的生意的,只不过这个季节,天气就是一个不可预估的后果。
思来想去,苏叶看着这天气,已经有了想法。
不过做每一件事,都是需要磨合的,毕竟苏叶不是神,就算知道东西,但是具体的过程制作还是要经过多次的测试,不然哪有只要一想到什么就会做的,就算是a智能都需要一些设定,更何况苏叶不是神。
可能以往苏叶给大家的印象都是一下子就成功的,现在苏叶都已经折腾了好几天,还都是差了点,总感觉颜色差了点,可是晒出来的成品,苏叶都不满意,家里却是连连赞叹,说这个东西好。
每一次的重新试验,都会进步一点点。
就连豆子的浸泡,打磨,蒸煮,调配,苏叶都重新试验过一遍了。随后才发现,原来做的时候要记得水和豆子的比例要比之前做豆腐的少一点,这样做出来的成品就刚刚好了。
其实做这个,就是需要耐心,不过只要熟悉了流程,很快就可以做的。过程就和做豆腐差不多,只不过,不需要放石膏卤水点清,只等着加热豆浆起了一层膜,用筷子挑起这层膜直接晾晒到太阳底下,只要干了就好了。
不过在加热的时候,不能反复加热。
其实苏叶做的就是豆皮,这个物品真的是吸引人的,而且也可以作为一道干菜长期储存的。
早在另一个时空,关于这个豆皮,就出现在了大家面前。就连这个豆皮,不仅有着正经的记载,最开始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时珍说,将豆浆加热时,表面出现一层膜,将膜取出,干燥后即得腐皮。腐竹的质量分3个等级,颜色越浅,营养价值越高。腐竹含丰富的蛋白质而含水量少;且含有类似黄豆的营养成分,如黄豆蛋白还有膳食纤维及碳水化合物等。
这是最开始的记载,到后来更是流传着有趣的故事。
豆皮也叫腐竹,都属于同一物种,只是各地叫法不一罢了。
在《齐东野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来自江西的读书人,颇以渊博自负,一日求见了大诗人杨万里。见面约数日,杨万里便对他说:“闻公自江西来,配盐幽菽欲求少许。”这位读书人听了莫名其妙,他根本不知道“配盐幽菽”是什么,故而老实承认,“某人读书不多,不知何物?”杨万里拿出一部字书,翻到“豉”字,下面的注是“配盐幽菽”。此公才明白,杨万里是要江西的豆豉。
这就是人们对于这个物种的盛赞,就表示苏叶的想法不错。
既然以前都可以那么盛行,苏叶觉得在这里,也会盛行起来的,这就让苏叶很是放心了,只要守好自己的方子,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是有赚头的。
“叶子,看你已经连续好几天都在弄这个什么豆皮,现在是弄好了吗?”叶氏看着苏叶脸上的笑,问道。
“好了!今天等这批晒出来,可以的话,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过程来,这样以后就可以专门买这个,你和爹早上也不用那么早的去买早点了。”
“可是,能行吗?”叶氏对于苏叶的自信还是有点不确信。
“娘,到时只要出了成品,我们直接送到酒楼去,只要有了酒楼的带头,我们就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了。”
“嗯!那就听你的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