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徐安没有很快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因为在安懋下旨的日子后,紧接着就是夏至日。
《周礼》有云“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夏至日的时候,有重大的祭地仪式。
东郡是农耕社会,祭地仪式和祭天仪式一样隆重,天子祭地,以祈求丰年。
典礼包括“择吉日”、“题请”、“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庆成”等多项仪程,正式祭祀时,皇帝需完成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
这都是安懋一个人需要完成的仪式,古人对祭祀天地极为看重,认为其为天子礼,连皇太子都无权陪祀。
王杰这个现代人对祭祀的好奇心不大,他小时候去北京看过地坛祭祀的表演,作为皇帝的演员站在大太阳底下足足两个多小时,磕了七十多个头,而这还是简化的版本。
虽然说祭祀时应该有相应的歌舞,但实际上,古代的音乐歌舞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作为大臣就参加过明朝时期的祭祀,他在日记中对中国的祭祀乐舞评价不高,认为曲调单调且没有和声。
这两个因素相加,让王杰对这个祭地仪式没什么兴趣。还好这个祭祀仪式实际上并不需要他这个小皇子做什么事,只是按照规矩,需要沐浴更衣、斋戒三日而已。
王杰起初对斋戒还有点不满,直到夏至这一日,才知道原来斋戒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吃素食、忌肉食,而是指不吃葱蒜韭姜等有刺激气味的菜。古人认为口里发出难闻的气味是对神灵和祖先的不尊敬。
夏至尚膳局按照古时食俗“夏至尝黍,端午食粽”送来了黍米做的糕饼,作为饭后的点心。
自从安懋下旨让王杰上学以后,王杰连吃饭的胃口都好了许多。
虽然穿越过来十几天都是躺在床上当病患的,但是王杰看得出来,这里的内侍地位不低。
比如徐宁,在这十几天的相处中,王杰发现徐宁不但识字,还能看药方,还能帮他一起预习礼部送来的课本。
在古代,能识字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别看国古代文献一堆又一堆,好像古人个个都满腹经纶。事实情况是,在王杰原来的时空,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前的旧社会,文盲率高达90。
古代社会没有义务教育,上学的人不事生产,而且又要拜师交钱交米,古代能上学的人最起码是地主阶级出身。一个人能考上秀才可以免税免徭役,见了官员能免跪,在农村已经属于能说得上话的乡绅了。
而一个农耕社会的王朝,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现代这样文化教育大规模普及的情况。
所以,徐宁能识字,对于王杰这个处于统治阶级位置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王杰的历史知识告诉他,一旦太监识字了,就会参政,就会仗着皇权为所欲为,甚至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崇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魏忠贤权势滔天,崇祯帝在宫里连太监端来的东西都不敢吃。
王杰不敢说自己面对的情况比崇祯帝好到哪里去,他目前面对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所以安懋的旨意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果徐宁没文化、不识字,变成忠仆的可能性还大一些,王杰还可以拿身份来先把他吓住,再拿学识来压住他,让徐宁彻底为自己所控。
愚忠,愚忠,要先愚而后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