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夜,在厦门一处偏僻隐蔽的小港湾,五艘商船载满货物,扬帆起航,借着昏暗的夜色,悄悄驶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之。
这支船队,自然便是许心素的船队。只是,只直船队的水手与船员却大半是生面孔,对船的事务似乎并不熟悉,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这些人自然是五行卫侦查大队的战士,他们受命潜伏在许心素的商船,试图混入禾寮港。
天启五年八月,大海盗李旦病死,郑芝龙趁机接管了李旦在大琉球岛的产业和势力。
与其将战士潜进禾寮港送死,还不如另想其他的办法。
而早在天启四年,郑芝龙加入了颜思齐集团,并于六月十五日,郑芝龙与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等二十八人拜盟为兄弟,颜思齐为盟主。
天启三年,黄程见郑芝龙非常能干,于是,让他独当一面,让随着大海盗李旦商船,押送一批货物,远赴倭国长,贩卖白糖、楠、麝香等物。
而且,即使战士们真的顺利的攻下了四座炮台,荷兰人也绝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组织强大的反攻。
而且,也不可能将所有的船员都换成侦查大队的战士,战士们对商船的事情并不熟悉,如果太多,很容易露出破绽。
两支船队相遇后,并未发生冲突,而是合作了一支船队。从许家商船迅速钻出八十多名五行卫侦查大队战士,分散到郑家船队,并换装成郑家船队的水手。
天启五年,荷兰、西班牙为了争夺大琉球岛的统治权发生战争,荷兰得胜,独占了整个大琉球岛。
而按照董宣武的计划,潜入禾寮港的战士,主要是负责袭取鹿耳门两边的四座炮台。
这支船队出海没多久,便遇了另一支多达八艘的船队。这支船并不是许心素的船队,船的桅杆绑着一杆大旗,旗赫然写着一个“郑”字。
不错,此人正是东南沿海新近崛起的一股势力——郑芝龙。
只要有一座炮台没有攻下,如果荷兰人利用那座炮台封锁鹿耳门,会给接下来的行动带来极大的风险。
郑芝龙,字飞黄,原名一官,泉州南安石井镇人。万历三十二年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亲叫郑士表。
虽然五行卫侦查大队是如今大明最精锐的战士,但仅凭六十多名战士攻取鹿耳门的四座炮台,董宣武认为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毕竟分配到每座炮台的人手才十来名战士。
这些荷兰人是受过专业的训练,手可都有泰西先进的火枪、手铳等武器,不是对火器所知甚少的女真人,更不是对火器一无所知的川黔土司。
那四座炮台可有总共不下三十多门大炮,平时驻守在炮台的荷兰红毛鬼子近两百人。
借着李旦的势力,郑芝龙成为巨贾,往来于大明、倭国之间,并结识了倭国前幕府将军德川秀忠。
李旦是当时最有势力的海盗,但也同时是当时首曲一指的海商。
当时郑家生计艰难,所以郑一官在十七岁时,便带着他的弟弟芝虎、芝豹赴当时外广东香山澳依附他的舅父黄程,学习经营海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