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窃窃私语顿时凝固,全场气氛变得微妙尴尬起来。
小廖大人不在意众才子的反应,看着字条上抄写的诗,抑扬顿挫地朗声念起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qng en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小廖大人将诗念完,目光扫过众人,微笑问道:”大家认为此诗如何?”
全场一片死寂。
诗当然是j n好诗,但是这首诗却不出自寿山诗会,特别是它还是他们刚刚非议讥讽的许仙所作。
另外,这首诗出来得太早了。
有这么一首j n好诗压着,今晚还有谁好意思再作诗?
太不懂规矩了,这个许仙!
所有人都在心里叫骂。
“元礼认为此诗极好,足以传天下。”李元礼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说道。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他心知肚明,与许仙相比,自己的诗才望尘莫及,不如公开奉承一番许仙。
一则,可以收获一个谦逊的好名声;二则,可以讨好许仙,以后再从许仙那里买诗。
在座所有人,包括小廖大人都万万没想到第一个站起来肯定许仙的诗的人竟是李元礼,而且是给了极高的评价。
一时间,所有人惊愕。
小廖大人也忍不住问道:“你真是这么认为?”
“是的。”李元礼认真地道,“许仙才华横溢,元礼自愧不如。”
连刚刚被小廖大人不惜当众自贬以赞扬其诗才的李元礼都这么说了,其他人想再开口挑刺贬低许仙的诗如何能说得出来?
“哈哈,好!难得你有如此容量。”小廖大人赞赏地笑道,末了安慰李元礼一句,“你的诗才也不错,不必妄自菲薄。坐下吧。”
李元礼坐下后,小廖大人转头问县学正吕大人询问道:“吕大人,你觉得如何?”
县学正是主管一县书生科举学业之事,参与县衙内重要决策,权力虽不及知县和主簿,但也非同小可。特别是,许仙的书生身份受他管辖。
“下官认为此诗乃上品好诗,必能出州府。”吕大人斟酌一番后,回答道,“估计是今晚的头诗了。”
小廖大人赞同地点点头,钱塘县虽人文荟萃,但一首能传天下的j n好诗做中秋诗会的头诗绰绰有余。
听见小廖大人和学正吕大人如此推崇许仙的诗,所有才子都彻底绝了贬低许仙这首诗的念头,反而有点后悔自己反应太慢,居然被李元礼抢了先机。
“可惜,许仙去了另一个诗会,”小廖大人忍不住道,“明日我就要去京城了,未能一睹我家乡少年俊杰风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