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的休息,对已经变得有些傻掉的研究员们来说,是一剂最好的良药。
绝大多数研究员都不愿再待在室内,或是与家人,或是与朋友,痛痛快快地在苏城周边游玩了一番。两对年轻的情侣,干脆结伴到首都去了一趟,游览了故宫,爬了长城。
当一周的休假结束,所有人都满血满蓝复活,又充满了干劲。
毕竟最枯燥的实验阶段已经结束。
接下来是数据分析工作。
这项工作,其实白云天已经替他们完成了。结束休假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就针对前期收集的数据,对研究员们进行了全面的说明,指出了数据反应出来,实验中各种好的或是不好的地方。
众人群策群力,重新拟定了一项新的实验计划。
当然,根据数据反应,剔除了那些效果不佳的实验方法以后,这次要做的实验数量,比第一次要少很多了,只有两千来次。
研究员们齐心合力,只用了五天,就将实验计划全部轻松完成。
然后是再总结,再讨论,再拟定新的计划。
第三次实验,总数进一步压缩到一千两百次。
第四次试验计划,实验总次数再一次压缩,只有八百次。
然后是六百次
随着实验次数的一次次降低,成功率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提升。许多实验都出现了细胞分裂的可喜变化,虽然后期停止分裂,但这是决定性的突破!
这意味着他们的研究方向没有错。
前面那上万次实验,后面这几次数千次实验,没有白做!
第一次出现细胞分裂的影像时,研究员们排队,每个人都贪婪地对着显微镜看了又看。
几个情绪外露的研究员,又哭又笑。
便是游锦,眼圈也红了,坐在显微镜前默然低头,久久不愿起来
虽然还有种种不足,虽然细胞成活率太低,虽然畸变率太高,可是,他们已经看到了前面的曙光!
他们这条路,走对了!
尽管这几次实验下来,大家已经很疲惫,可是精神上的亢奋,让他们不愿停下脚步。
没有谁要求,主动延长工作时间的研究员越来越多。
有几名研究员,甚至在实验室外,走廊过道上打起了地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所有时间全部泡在实验室内。
实验步骤一调再调,成功率也一涨再涨。
在白云天有意无意的引导下,零散的实验步骤又一次被重新整合起来。为了掩饰自己在其中的操作,他也接受了其他研究员的建议,在这套流程中夹杂了一些前期试验中看起来很有成效的步骤。
虽然这些步骤是不必要的,甚至会反而降低成功率,但他没有强行否定,而是顺应大家的意见,总结出了第一套科学的技术方案。
在此期间,耐热聚合酶背后的交易终于完成,国内收获巨大,就连卫生部都跟着沾了大光。靠着中华制造职工医院克隆团队改良后的技术,成功说服了国内高层,加入了国际基因工程计划,成为首创国之一,共享所有数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