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嫚结婚的新房,我们之前已有交代——那是在老宅的院子里新盖起的几间房子。
二嫚跟杨顺结婚的那天,杨顺的三个姐姐,除了给杨顺转亲的三姐,大姐和二姐都是前来贺喜和帮着忙活。
三姐的没来参加杨顺的婚礼,是因为三姐刚结婚没满一个月——自己还算是“新人”。
而乡间向来有一个讲究忌论,就是新人跟新人之间是不能相互见面的。
按结婚规矩,二嫚嫁过门来头三天的吃饭,应该是要跟新郎杨顺在洞房里吃的——饭菜由别人给送过去。
但二嫚结婚的第一天,到了下晚时,宾皆散。
连杨顺的大姐二姐,由于惦挂着自家的鸡狗鹅鸭,也都回了家去。
跟前就只剩了公婆二老,自然也就没有个可供端水送饭的人来使唤。
这不,当晚饭时,因为新房跟老宅就在一个院子里,这屋到那屋的,也没有几步距离,所以,到二嫚的婆婆把专门给新人吃的饺子煮好出了锅,便干脆由新郎官杨顺亲自端饭到了新房,想来跟二嫚一块吃。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作为新娘的二嫚,看到杨顺用托盘端着两碗饺子进来新房,她稍一寻思,便接过杨顺手里的托盘,只是对杨顺简单说了一句“你也来吧”,便头前出了新房,端着托盘走向灶房去。
灶房里。
破旧的小饭桌已安放在当地上。桌面上放着煎饼笸箩和两样白天人没吃完的残汤剩菜。
二嫚的那公婆二老正准备开始吃饭。
一见二嫚端着饺子进来,不禁感到意外的二老一下有点愣怔住了。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二嫚先把托盘里的两碗饺子放到桌上。接着又拿过来两个空碗,把那两碗饺子分做了四份。
二嫚把其中的两份,恭敬地双手端到公婆跟前,开口对公婆招呼道:
“爹,娘,吃饭吧。咱们就一块吃。一家人,咱不讲究那么多······“
二嫚又抬眼看了一下跟进屋来的杨顺,道:
“别站着了,快坐下吃饭吧。”
刚过门当天的新媳妇竟就有如此言行,这显然令杨顺和他爹娘这憨厚的一家老少,一时之间都不免有点回不过神来,不知如何是好。
看那二嫚的说话,腔不高话不多,举动又朴实,实在是说不上怎么起眼。但这却让他们不光感到了意外,并且随后就不由自主地、莫名地有些激动了起来······
2
二嫚刚过门就表现出来的让人意外的举动,令丈夫杨顺和公婆对她不能不另眼相看。
而二嫚进一步所表现出来的她的那种贤惠、朴实、勤谨的个性——对待丈夫的知疼有热,体贴关爱,对待公婆的孝敬情意······等等这些,让一家人对二嫚情不自禁地也就越来越喜爱起来。
这样一来,本就心性和善、待人处事厚道虔诚的杨顺一家老少,自然对二嫚更是疼爱有加。
渐渐地,一家老少对二嫚甚至真就有了那么点“口大就搁口里含着”的来头。
反过头来说,二嫚也是一个知情感恩之人,一家老少对她的好,她当然感觉得到。
这,也促使的二嫚更加努力地用自己的情爱去回报他们······
还是早在今年刚过了春节不久,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公婆,看看“二月二,龙抬头”——这个很多人分家时喜欢选择的日子,说来也就要来了;
再看看现如今的小年轻,人们是越来越喜欢干手净脚地去过自己的小日子,没几个人还愿意跟公婆这些破风箱、老痰洞之类的“朽烂货”搅和在一起摸勺子。
同时,他们二老也是顾虑到二嫚在这事上也许会有着自己想法,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容易心里憋屈。
于是,他们一番计议之下,便由当婆婆的出头,主动向二嫚提出了分家的建议。
但是,二嫚在听了婆婆的建议后却不同意,诚恳地说道:
“娘,咱还是就在一起过吧。您和我爹都这把年纪了,往后越来越需要有人多照顾才好。我们年轻,在一起也能多照顾点你们。‘老的拉扯你的小,小的赡养你的老’——这都是天经地义、理当应该的事。您和我爹就别多寻思了。”
这,让二嫚的婆婆逢人一提起二嫚来,总会乐得合不拢嘴,喜爱之情总就禁不住溢于言表。
有时,婆婆出去串门时,要是得到一点核桃、红枣之类的零食,或是人家娶亲嫁女散发的糖块、甜粑粑,她都会自己不舍得送到嘴上,而是在手里攥了半天之后,一回到家来就塞到了二嫚的手里······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