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们进行了书面的古诗擂台赛。既然是擂台赛,有些题目就稍微难了一些。比如,有这么一道填空题李杜是指()和(),小李杜指的是()和()。
李杜指谁,学生都会填。小李杜指谁,课外的知识涉猎得多一些的学生,也能正确地填出“李商隐”和“杜牧”,但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了,有的填“小李杜是指(小时候的李白)和(小时候的杜甫)”;有的填“小李杜是指(李白的儿子)和(杜甫的儿子)”;有的填“小李杜是指(小李白)和(小杜甫)”。看到这些答案,我忍不住大笑起来。他们填这个空的时候,想必是绞尽了脑汁的。我问填写“小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的小时候”的小涵,怎么想到填这个答案?他说“我原来是填写李白和杜甫的儿子的,想想好像不对,觉得填他们的小时候比较靠谱,就填了这个。”
继续往下批,批到一些学生的神配,像要求写出“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下一句,有学生写“烟花三月下扬州”。
“‘爆竹声中一岁除,烟花三月下扬州。’很连贯啊。”办公室的英语老师笑曰。
“可是,爆竹声除的旧年,还在寒冬中,下扬州的时候的是三月啊!”
“如果能动一下脑,融会贯通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办公室的另一语文老师道,“你看这题,‘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好多学生答‘秋季’。他们只要想一想这首诗的题目,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是啊,如果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不是机械地背诵,而是全面、整体地去理解,那么,这些知识就会牢固地扎根于他们的心中,终身不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