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和大部分的年代文一样,都有这么一堆的极品亲戚和令人厌烦的极品家庭,所幸在女主的帮助下,爸妈自是勉强摆脱这么个糟心家,安安心心地照顾女儿,全家一起奔赴小康。
在小说中,女主可谓无往不利,顺风顺水,唯一要读者憋屈的,便只有她那个傻子爹,一颗忠心向爸妈,不撞南墙终不回,女主可以说是用尽手段,才勉强拉回了父亲的人,可拉回了人,拉不回整颗心,这傻子爹在裴兰一的严防死守下,依旧兢兢业业地承担着父母提款机的工作。
小说里的这个愚孝的傻子爹,正是原身的二儿子裴建来,原身则是那个被女主用尽全力摆脱了的,大家庭里的大家长,女主的爷爷。
原身出生在市枣子沟长湖村的一户人家,村中的人大半姓裴,一竿子打下去全是亲戚,他经由媒人牵线,同隔壁村的姑娘李秀芝成了婚,李秀芝是干惯了活的,干活麻利,性子也爽直,可一到裴家便同婆婆互别苗头,她被磋磨了些年,算得上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等到婆婆离世,这可总算是翻身做主人,终于掌管了整个家。
两人共有三个孩子,长子裴建设、次子裴建来、三子裴建成,他们家和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家庭没什么二样,坚决贯彻大家庭制度,不藏私产,所有财产上交身为母亲的李秀芝,做共同管理,统一分配,从无二话。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物资不足,人们个人需求被降低到极点,这样的分配方式,反倒是另一个角度的&a;ldq;稳定&a;dq;,能集聚众人的力量,供给整个家的需要。当然,在集体之下,多少有些个人的利益被损害,可只要不过分,大都能这么忽略过去。
在这个大家庭里,奉行着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规矩,一家子的吃喝花用,全被原身的妻子李秀芝抓在手心,原身通常不会驳斥妻子的习惯,更多的时候,用沉默应对所有的事情,唯有在事情实在不顺自己心意时,才会出现插手,阻拦妻子。
悲剧的源头,正来于此,李秀芝在对待三个儿子时,并不公正,这一颗心偏了就没再回来过。
按理来说,这三个孩子都是李秀芝亲生的,无非是早生晚生的差距,再怎么偏心也不会到哪去,可世事哪有这么简单?
先说长子裴建设,按照村子里的习俗,爸妈多由长子养老,本应很受爸妈的器重,可裴建设刚出生没多久,便被李秀芝的婆婆养在了身边,原身的母亲,对自己的儿子是千般好,可对媳妇,那叫一个没给面子,在她在世的那些年,一家子的饭菜、家里的家务,十有八九,全落在了李秀芝身上,李秀芝因此对婆婆怀恨在心,耿耿于怀,都说爱屋及乌、恨屋也会及乌,李秀芝渐渐将这股怨转移到了长子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