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侄子得了会元,儿子也在前五,哪还会不高兴
他自己于科举路上颇多坎坷,后来别人评价起他来便多说些大器晚成的话,或许是人没什么就会向往什么,贾政最爱的就是少年才材的人。
眼下瑚儿不过十五,就已经高中会元,而珠儿更小,不过十四就能成贡生,比之瑚儿也不差,只等二人过了殿试,便能进翰林院供职,有自己照应着,必然能省很多事。
而且瑚儿已经连中两元,只要不出意外,殿试也没甚问题,不说他爹在圣上面前的脸面,光长嫂这一辙,就不会落空,毕竟他不仅代表着勋贵,还代表着皇亲。
这些年勋贵皇亲好些人都靠着萌荫为官,偏偏到任后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地方。
连圣上的龙禁尉选人都是如此,况且别的,因此朝廷鼓励勋贵官员之子以科举晋身,可效果并不显著。
因为毕竟不管文举还是武试,要与全国各地的举子比过后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而且要是得了成绩,旁人不说这是你的努力,只说全靠了家世;要是技不如人,那别人就会摆着一副早知道的模样,道果然是绣花枕头,连一帮泥腿子也比不过。
像贾政前期这种屡试不第的,多半被人奚落过几次就放弃了。
毕竟勋贵官员之子,便是不这般辛苦,也能安稳萌荫,为官一方。就算不想为官的,家中找一雄厚些的岳家,也能走马逗鸡逍遥一生,何苦自寻苦头
且自古以来,三元及第在常出现盛世之邦,现在出来一个现成的苗子,哪个君王会错过这种名声
因此就算这次得了会元的是别省的会元,状元之位多半也会落到他身上。
贾家以军功起家,贾代善半辈子都志力于转武从文,上次儿子中举后到翰林院就受了不少刁难。
索性贾政为人迟钝迂腐些,倒没觉得这是上司跟同事在为难他,只勤勤恳恳的做事,从不多加抱怨,旁人有为难之事也能慷慨解囊,多年下来倒也改变了别人的看法,甚至赢得了不少知交好友。
更重要的是他受过顾老指点,他们也不敢狠磨,这十多年下来倒也算硬生生的磨合进去了。
至于别家勋贵,受到的排挤更严重些,不说远的,光宁国府的贾敬就是个例子。
贾敬比贾政还少年得志些,早早中举入了翰林院,但总受排挤,迟迟融入不进圈子里去,贾代化在时他还愿意做做样子,待贾代善没了,他彻底放飞了,先悄悄的辞了官职,后来连爵位都不要了,着急忙慌的直接上书让给了儿子,自己出府修道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