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歌迅速治好了áng老爷子顽疾的事,很快在京城上流圈子里流传开来。áng家的门普通人进不来,却挡不住同地位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上门的人是什么心思,áng老爷子心里明白。áng老爷子感激唐歌治愈了他多年的顽疾,十分敬重唐歌这位高龄名医。来áng家的人虽多,真正见到唐歌的就áng老爷子平日jā好的几个朋友,或是身份贵重的人。
唐歌出手,给人治病快且准,治好的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唐歌的名声迅速被推到极高的位置。
áng老爷子的病好了,唐歌不愿意久留,便向áng老爷子辞行。áng老爷子虽然希望家里供养着一位医术高超的老中医,却不愿勉qáng唐歌。听说唐歌还会在京城住一段时间,连忙让曾孙áng宇给唐歌准备一套舒服的宅子,唐歌也不推辞,只说暂住,不愿意将宅子写在她的名下。áng家不勉qáng唐歌,唐歌能住进áng家提供的宅子里,便是与áng家jā好。世道安平,有钱人都愿意与名医jā好,尤其是唐歌这种专治疑难杂症的高手。
搬出áng家,搬进新宅子,唐歌点了点手头上的钱,算上áng老爷子之外的几个病人给的诊金,唐歌手上有了一笔钱。这笔钱,是原主那两个在山里刨土的儿子一辈子也赚不来的。如果唐歌现在拿着这笔钱回去,两个儿子肯定会将她当成活祖宗,争相赡养她。这样的结果可不是唐歌想要的。
唐歌留在京城,为的是等更多有钱人登门求诊。钱不是万能的,对她这次任务却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登门拜访唐歌,请她治病的人,唐歌事先都会调查清楚,有些必死之人,她不会费心思治疗,治的都是被病痛折磨多年,一直没治愈的人。
唐歌的治病对象没有穷人和有钱人之分,不同的是穷人收取一千元诊金,有钱人收取大笔诊金。而这些钱,一部分被唐歌用来买了物资,捐赠给孤儿院,不经第三方的手。
唐歌在京城一住就是两年,期间获取了大笔金钱,两年后,唐歌再上áng家,给áng老太太治好了小疾,替áng宇大哥的妻子治好了宫寒之症,将她亲手制作的养生丸送给áng老爷子和áng老太太后,辞别áng家,离开京城,前往南方。
让原主的不肖子孙逍遥了几年,时间到了。
当初是áng宇亲自接唐歌去的京城,现在唐歌南下回乡,同样是áng宇亲自护送。
áng宇今年二十六岁,xng子和善,在年轻一辈里是个难得的孝顺孩子。唐歌兴许是成了快八十岁老太太的缘故,每次看áng宇,都像在看自己的孙辈。áng宇这次跟着唐歌过来,得到了áng家两位老人首肯,唐歌的年纪在áng家人看来不小了,让áng宇跟着她过来,有照顾她的意思。唐歌的身体自己清楚,不过áng家人一片心意,áng宇这个孩子又是真心实意对她好,唐歌默许了áng宇跟在她身边。相处的两年中,áng宇跟着唐歌学了不少中医药知识,唐歌有意教导áng宇,只看áng宇最后能在医学这条路上走多远。
有áng宇打点周围杂事,唐歌刚回到家乡,就见到了当地官员,受到了热qíng招待。
听到唐歌要捐出一亿元,为家乡铺路。前来接待唐歌和áng宇的官员如同被天上的馅饼砸中,惊喜万分。
而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十里八乡,唐歌的名字也传到了原主的两个儿子耳朵里。
第二百一十六章 惩治不肖子孙(六)
和自己老娘同名同姓,还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捐出一亿元为家乡铺路,让原主的两个儿子嘀咕了许久。
兄弟两人想了想,也就感慨了一下,虽然捐者与自家老娘同名,兄弟二人可不认为自家老娘有那个本事,能在三年里挣到一亿元。
一亿元啊,那是什么概念,他们就是天天躺着不用gān活,都用不完这笔钱。如果这笔钱给他们,而不是用来修路,该多好。
这么想的人不只是兄弟二人,十里八乡的乡亲里有不少人默默在心里划过这个念头。不过听说捐赠者是个老太太,曾经受过乡亲们的恩惠,现在回来捐钱修路,方便乡亲们,让大家伙十分开心。人们总是喜欢知恩图报的人。
最高兴的是当地政府官员,收到唐歌转过来的一亿元款项后,恨不得将唐歌供起来。官员在职期间给当地百姓修路铺桥,可是实打实的政绩,是要写进政治履历表中的,有政绩升迁更容易。
唐歌的举动,等于给当地官员送来了最好的政绩,能不受到十二分的重视才怪。一亿元,要a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也有一部分官员打了发小财的心思,不想还没动,就被上头的人吓住了。有áng宇在一旁盯着,这些人根本不敢动。钱款到位,有各方促力推着修路,一条水泥大道连接外面的大路,很快修到了唐歌住过的小破屋门前。
要将路修宽,小破屋必须拆。房屋拆迁,势必牵扯到征收。原主的两个儿子听说老娘曾经住的小破屋要被政府征收的消息,十分兴奋。屋子虽破,只要涉及到征收,那就是一笔不小的钱。兄弟
二人琢磨着能得多少钱,得到钱以后要怎么分。为此,还大吵一架。
唐歌听到这个消息后,直说那所房子所有权归她,不需要拆迁费,直接拆了就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