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样的日子过着也还算平静,但是书生年纪渐长,情窦初开瞧上了枣村土地主家的闺女。
杨家大哥宠着唯一的弟弟,只好东拉西凑了些银钱托媒婆去说亲,哪成想人家姑娘根本看不上没有手艺的穷酸书生,直截了当拒绝了求亲,拐弯抹角还羞辱原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原身当头受了一棒,平日里被捧惯了,哪里受过这份委屈,脸面上抹不开,书跟着就读不进去了,整日唉声叹气学着诗书里的大诗人借酒消愁。
杨家大哥哪能看着弟弟这样消沉下去,想着弟弟不过是上了年岁想人了,地主家的姑娘娶不上,别家的娶一个来慰籍弟弟也好啊,于是就让媒人说说别人家的闺女。
这遭折腾,原以为自己是块香饽饽,结果经媒人才知道姑娘们都瞧不上原主。
一个童生,说得好听有个名头在身上,说得不好听就是那芝麻小绿豆,抵不了太多用处,现在连教书先生都得是那秀才头衔才能干。
这童生也就只能去镇上帮人抄抄书,算算账目,根本不能赚取太多银钱,但这在村里倒也是份儿体面差事儿,总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强,按道理也该有姑娘看得上。
可惜这原主偏生啥都不肯干,就是个自负清傲眼高手低的主儿,全凭大哥大嫂养着,别说有稳定的营生赚取家用,就是点散钱也不肯去赚。
往后要是接着考试,不知还得塞多少钱进去,这要是往远了说过了秀才,再中个举人,当了老爷自然是好,若是当不了老爷,那读书考试花的银子只得打水漂。
这书生又被娇养惯了,肩不能抗,手不能拿的,也不下地干活儿,明眼人都知道嫁过去就是受苦的命,既然如此,干什么不嫁个踏踏实实,能挑起大头的男人。
杨大哥急了眼,几次三番托媒人,媒人跑断了腿,最后肯嫁的就只有一个哥儿,也就是阿喜。
大哥不敢把真相告诉弟弟,怕更加伤了他的自尊,于是只好和媳妇巧言劝说,有了那么一番话。
哥儿哪赶得上原主得不到的地主女儿好,大哥大嫂的话原身一句没有听进去,但又不敢拒绝,怕惹恼了两个,没有人再供他考取功名,心头不愿也不敢表达。
只是在成亲这天,原身郁郁寡欢,灌了一坛又一坛的酒。
杨晔猜测,原身身体不来就不行,外又郁结于心,八成就这样给没了。
从原身的记忆中,他捕捉到一样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床上的少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男人,而是介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一种叫哥儿,可以生孩子的性别。
哥儿在不同地方地位也不一样,若是生在富贵人家,那倒是过的好,许多有钱老爷都喜欢娶个漂亮小哥儿回家养着,虽很少能做正妻的,到底是衣食无忧。
可生在乡野的小哥儿命就要苦上很多,因为生养孩子不如姑娘家容易,乡野的人家都不怎么欢喜娶小哥儿,若是有人家看上小哥儿,那绝大多数也都是看重哥儿能吃苦,气力比姑娘大,能干。
原身的大哥大嫂除了迫于无奈给弟弟娶个小哥儿外,也是看中了小哥儿的这些品质,自家的人,心里还是有些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