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推了杨晔一把:“好端端的乱说这些干什么,白叫人听了生分。”
杨晔笑了起来,凑到阿喜耳根子前:“我们见多识广的子襄,当初怎么就看上我了呢?”
阿喜瞪了他一眼,见人还说起劲儿了,存心想戏谑他,便撇过头去:“那还不是因为当初没得选。”
杨晔疏忽间坐起身,满目受伤:“原来是这样!”
阿喜眉心一蹙:“我说笑的。”
杨晔勾起嘴角,遂重新躺回了软塌上,顺道还勾着阿喜的腰,把人也带到了身上。
“干嘛!快放开。”
“少傅大人提议说让我和温寒李橙的孩子结亲呢,以后能当亲家可就再好不过了。可是我们只有一个儿子,那怎么够呢,现在李家和温家条件那么好,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们得再生一个宝宝。”
阿喜又气又好笑:“京城里条件好的多了去了,难不成还要生十个八个不成。”
杨晔觉得颇有道理:“十个八个也成。”
“青天大白日的,你快把我放开唔!”
别人洞房,自己也不能落下。
武举章程计划递上去,纪文帝十分满意,当即召见了季崇和兵部的于止戈,共同商讨细则,次日,文帝在朝堂上公布了武举之事。
未闻风声的文官哗然,武官更是震惊,此政策一出,直接受影响的便是武官,一时间自然是有赞成也有反对。
纪朝重文轻武,每日例行上早朝的文官是五品以上,而武官却得是四品以上,文武百官上早朝之日也是六品以上的武官才能来上朝,否则站不下。
若是实行武举,由此武官的地位会有所提升,一部分武官自然觉得是扬眉吐气之事,极力赞成,而持反对意见的则是官阶高的武官,享世袭的更怕触犯利益,于是武官的相对之声最先响起。
文官一部分是瞧热闹,一部分则认为武官地位提高,文官势必受到打压而提出反对意见,持赞成意见的则是爱国之士,认定武举实行可保纪朝,防范戎狄。
此次文武官争论,空前盛大,杨晔上朝以来见过多次朝臣争论,却也没有哪次像此次一般激烈。
纪文帝对武举极其看重,往日里看着朝臣争论都会多方面听取意见考虑,而此次态度很是明确,力排众议,直接站在了实行武举一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