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第一排看比赛的迹部憋不住冷笑出声:“真是太不华丽了。”
就连在球场对面的白石都眨了眨眼,露出一个灿烂的笑。
他倒是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真田背后的影子,手指摩挲着缠在自己球拍拍柄上的胶带。
异次元招数吗?
白石在用圣经打法时,他的五维是个标准等边五边形。
稳定,没有短板,打出的每个球的威力也几乎没有落差。
在澳大利亚的那个晚上,种岛前辈在他的五维五边形外面又划了一个五维五边形。
同样的标准等边五边形。
种岛前辈和他说:“如果能将这个五边形再扩大一圈的话,你一定能战无不胜!”
但实际上,在第二天的球场上,他打出来的并不是扩大了一圈的五边形。
他当时做不到整个五边形的提升,那是五维面积的全面扩大。
他选择了另一个适合他,也还存在他网球本质的方式。
将自己所拥有的要素合并为一并特殊化,再通过一球全面展示出来,将原本的五边形,变成了五角星。
这就是他的“星之圣经”。
实际上这在当时是很明智的选择,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要素合并时难免会在转化特性时产生节奏上的断点,如果球与球之间切换要素过于频繁,威力上必定会因为能量转换而产生落差。
五边形两个点连线的中间的能量是一模一样的,但五星形却并不是。他当时甚至并不能控制让球的能量威力避过五角星两个角中间的能量最低点。
五维媲美全7,只是媲美,而不是完全。
而距离当时,也有六个月了。
半年的时间。
这半年的时间……
白石含笑的眉眼看向对面握着剑的剑客。
他的星之圣经有了两个形态。
一个形态是稳定的五边形——他现在的五边形不是当时的全4了,17训练营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就让他的全35变成了全4,回归四天宝寺团队训练,他花了六个月时间重新夯实基础,适应脱下金属负重后的肌肉强度,再重新去磨炼自己的五角星。
他的五边形变成了全55的五边形。
看上去不如全7的星形是吗?
他当然还是可以打出全7的五角星网球。
数值上来看,五角星的角并没有变长。
但是整个五角星变得更充实了。
他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的经历去转换每个元素,元素与元素的结合和转换之间的卡点节奏变短了,而他每一次转换所需要浪费的能量也在规律地降低。
“星之圣经”重新从很闪耀的招数变成了“完美”又“朴素”的招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