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而谱写而成的。
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到垓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项羽的十万之众。
深夜,张良吹箫,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项羽率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外逃,而汉军以五千骑兵追击,最后在乌江边展开一场决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第二百零一章 未来的音乐女神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法,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然而……现在外面流传的这首曲子,早已经经过后人太多太多的改编,失去了原味,而史实留下来有关于这首曲子的资料记载也已不全,后人是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填补了这首曲子的缺失部分,所以并不是真正的名曲《十面埋伏》
要不是李浩偶然在王昭君之墓得到了她手抄版的十大古曲,他也不知道原来真正的《十面埋伏》是这个样子的,这首曲子并不是描述楚军,也不是……描述霸王项羽!
李浩开始弹奏起来,没有在意别人的目光,他的手速度十分的快,快到大家的目光根本跟不上他的速度,他的手就好像是一道一道残影一样,这首曲子的难度十分的大,李浩不知道哪些古代大家们是如何弹奏的,要不是他自己有些特殊,估计也不可能弹奏的出来,难度古代弹奏这首曲子的那些人,真的是一位武林高手?李浩暗自猜测道。
但真实的事情是如何,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了,再也没有人能够知道,《十面埋伏》这首曲子是一首带着萧杀味道的曲风,如果音节的节奏不够快的话,就体现不出来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氛围,然而李浩的这首《十面埋伏》乐感更甚,它不是在描述楚军在包围霸王时候的曲风,而是霸王面对自己被楚军围攻,走投无路时,不肯过江东的那种不屈与悲壮。
琴声如剑光,啸厉无比,李浩已经完全沉醉在了这首曲子里面了,尤其是他更加体会到了那晚杀戮时的感受,更让他的琴声多了几分萧杀之气,如同将琴声聚集在一起,围攻一个庞然大物似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剑如同出鞘,不见血不归。
李浩沉醉的在弹奏着手中的琵琶,不仅吸引了诸多的游客,就连那些在本地居住的居民也围观了过来,还有那些原本在附近驻唱的流浪歌手,也逐渐停止了自己的音乐,在李浩的干扰下,他们再也无法专心表演,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过来倾听。
还有很多游客纷纷拿出自己的相机和手机来,将这个难得的画面给拍摄了下来,音乐的元素虽然有所不同,但音乐绝对是与世界沟通的一种特殊语言,随着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整条马路都挤满了过来倾听李浩弹奏的观众,一位气质四溢的东方年轻人,一把造型独特的琵琶,就造了今晚这场特别的音乐盛宴,让这些从未感受过东方音乐的西方人痴迷不已,恨不得时间停留下来,好让自己多听一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