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霆健市长,你来说两句。”
其他几位副市长显然都松了一口气,其实这份文件的大部分内容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之所以他们不说话,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们考虑最多的不是条文还需要有怎么补充,需要怎样修改,而是考虑到了他们自身的问题。如果说在座的九个人都是两袖清风,没有收受过他人的钱财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会相信。
但是关键是他们如果按这个政策做了,自己今后的前途如何?有没有可能被秋后算账?如果咬牙硬挺,过了政策规定的期限,自己是否会东窗事发?事发后又如何?侥幸逃脱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关于这些问题,他们在陈宇星当众发表了那番骇人听闻的演讲以后就一直在考虑,可是结果出来后又被推翻,再出结果再推翻,反反复复,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这也怪不得他们,在这种关系到人生前途的大事情上,不到最后的关头,他们是不会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的。
雷霆健被陈宇星点名,他不得不将目光从文件上移开,下定决心的对陈宇星道:“市长,从知道市政府将出台这个政策那时起,我就在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直到现在我还有两个疑问没有得到答案。第一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这项政策是否是得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认可,也就是这项政策有没有延续性,会不会是因为领导干部的变动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二是从法律层面上讲,现行的法律对这项政策是否有包容性,会不会和有关法律相抵触,如果在某一时刻被司法机关认定为无效,是否对我们这项政策和制定这项政策的奉京特别实验区政府是一个讽刺呢。其实这一点就是关系到了法律对这些关系人的保护力度和政策的有效性。”
其他几人的目光齐齐地看向陈宇星,雷霆健提出的这两个问题,也正是他们所最为关心的事。华国政坛是典型的走官制度,官员的调动是无迹可寻的,他不像民选出来的市长、州长,要在这个地区干到届满。而且还有可能再干一、两届。
华国很多地方政府的政策是人走茶凉,这届政府的政策到了下一届就可能被推翻重来。其中的不确定性很高,不能给人安全感。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由地方人大制定的法律性文件,也可能在下届政府首脑的干预下,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或者废除。这种人治大于法制的事情是比比皆是。
还有一种可能,即使制定这项政策的官员还在位,由于他对局势的掌控力度下降,也同样的可以被司法机关认定为非法,而备案的人员将会被有心人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追究,这一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这些从政多年的老油条们又如何看不出来其中的猫腻。
陈宇星因为自身的原因知道自己对奉京市甚至辽东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度会起来越大,他所推行的改革政策被推翻重来的可能性非常的小,最起码在他在世的这些年里,还没有人能够和他分庭抗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