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迷信、贫穷、不爱就医之类的毛病还可以通过宣传和努力解决,但这三大恶习却是根深蒂固,没几代人的努力解决不了。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赌博不是好事大家都知道,但要面子和喝酒咋就不是好事了?
其实李蔚一开始也不明白这一点,直到他到小锦村工作,并且经历了一次新年之后,他,悟了。
喝酒不是坏事,但如果往死里喝呢?
要面子也不是坏事,但如果一激就跳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两样东西放到了一块呢?
喝酒是东北人的老习惯了,从闯关东乃至于更早的游牧民族时代开始,生活在这片拥有漫长冬天的土地上的人们就习惯以此度过无趣又寒冷的冬天。
而到了如今,虽然城市里都铺设了暖气管道进行集中供暖,但地广人稀的农村可没有这个福利,除了少部分靠近城市的村落,大部分农村人民都是靠火炕、火墙过日子的。
火炕火墙取暖需要使用燃料,但前些年为了空气环境推行“封灶禁煤”,农民要用火炕只能用天然气来烧灶。
燃天然气的费用一个月得六七百块,而原本烧煤烧柴,一月最多也就两三百,这个落差哪怕有补贴,对于不少农民来说也不是个不小的负担。
于是有些村民就只能扛着,尽量白天不烧晚上烧,或者大家住在一起轮换着烧。无论哪一种方法,都牵扯到取暖问题。
而最廉价的取暖方法是什么?
喝酒。
买件毛大衣得好几百,皮的更得上千,一口普通白酒才多少钱?
所以当时农村很常见一种情况就是下地前喝口酒,路上冷了喝口酒,大家聊天兴头起了一起喝口酒,反正哪哪都能喝口酒。
要是上了酒桌,那更是想不喝还不行,因为大家都要面子,不会喝就是孬,不肯喝就是看不起,喝到吐那才是礼仪到位。
于是,悲剧就产生了。
喝酒暖身这本来就是错误的。
酒液中的主要成分和代谢产物都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血管扩张后会促进血液循环,血液循环速度一快,体内的热量便会带到体表,人便会觉得热。
同时,酒精还会麻痹人的神经,降低对环境的敏锐感知度,所以就不容易感觉到冷,发热加不敏感,自然会让人产生喝酒暖身的错觉。
但错觉毕竟是错觉,体内的热量传到体表快速散失,此时没有进一步的热量补充的情况下,很快人体就会感觉到更加的寒冷,这就是“酒后寒”现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