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开始业余比赛常见的“球在天上飞”给了身材矮小的高军很大的困扰,但是当他发现这具新身体的动作频率颇为出色,当年并不以突破过人而闻名的高军立即来了一次“过五关斩六将”,带球杀到门将跟前轻轻一推,皮球就从那个大胖子的档下穿入了网内……
“厉害!太厉害了,我家那小子连你的一半、不、是四分之一都比不上,即使他那队里技术最好的,与你一比也什么都不是……”一个家里小孩就在崇明基地学习踢球的大叔喘着粗气坐倒在地上,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高军,缓过气来后又接着补了一句,“你不去踢球,绝对是中国足球的损失……”
而这时的高军却在默默回味着刚才那种连续变速变向、不需要假动作都可以将防守球员随意玩弄的惬意感觉,“这就是天赋吗?”
直到高军穿越的时候,绝大多数中国教练关注的身体素质当中依然只有传统的身高、力量、速度,最多再加上耐力、爆发力和弹跳,很少有人重视动作频率、或者说灵活性,以及平衡性等不太直观的“隐性”身体素质,这一点甚至还不如很多F游戏的玩家。
但事实上灵活性与平衡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后者是持球对抗的根本,平衡不好的人就算身体再壮、在对方的贴身防守下也很难保证技术动作不变形,处理脚下球时尤其如此,这个问题上最典型的反面典型就是山东的那位“中国第一高中锋”韩大鸟,而且平衡性好的人不容易被假动作晃到,自己也能够作出动作幅度更大的假动作而产生更大的欺骗性,因此无论是对进攻球员还是对防守球员来说都十分重要。
高军在当国足主帅的时候曾经专门研究过日本队,发现他们的球员虽然没有中国的人高马大,但是平衡性却普遍优于中国队的球员,因此拿球很稳、不怕逼抢,实战中他们的传切配合特别出色应该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再加上日本球队风格统一的优势有利于默契的形成,因此虽然其实中国球员个人技术与日本球员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但比赛中的表现看上去却像是差了两个档次。说到底,这还是由于中国的青训教练在选材时更加重视身高、力量、速度这种一眼就能看出的素质,而忽视类似平衡性这样的“隐性”身体素质所致。
而比起平衡性,小球员的动作频率、特别是步频甚至更加重要,因为小时候绝对速度快、长大后未必还能保持优势,而一个步频超快的小孩长大后,只要个子不太矮(腿不太短)、肌肉类型也不是以爆发力很差的慢缩红肌为主,速度就肯定慢不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个人的动作频率在很小的时候就定下来了,甚至可以理解成是天生的,因此小时候动作频率快、长大后也一定快(个子长高后动作频率相对自己小时候肯定会减慢,但与同等身高的其他人相比,一般仍能保有小时候的优势。),而平衡性的情况也差不多。与之相比,个子矮、块头小、甚至速度慢这些缺陷却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改变,尤其是国内青少年球员改年龄的歪风更是增大了青训教练看走眼的可能性,而如果围绕那些较早定型的素质来选材,小球员最终的成材率无疑会提高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