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芜站在廊下,看着中间那个小小的身影出神。他和卫暄一样,每次练枪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把嘴角绷紧,对待每一招每一式都极为认真。她怎么看都看不够。
每次练完了枪,他总会笑嘻嘻的弯下腰,把满是汗水的头伸过来,撒娇道:“阿芜,快给我擦擦汗。”
她就会拧干帕子替他擦拭,然后笑问:“暄哥一会儿想吃些什么?”
“想吃阿芜做的,什么都行。”
他说话的声音,说话时的神态,还有看着自己时快要溺出水的双眸,都在她脑海里游荡,好像那人从未离她而去,好像那些缠绵还在昨日。
她还在房中等着他下值回家,在他疲累时给他端上一碗羹汤。
三年里,她没有一刻不在惦记着他。可到最后,她等来的却是一副冰冷的骸骨。
他那样顶天立地的男儿,没有光明正大的死在战场上,反而死于自己人的阴谋算计。秦芜恨的整颗心都在滴血。
绿儿不知何时上前,轻声在秦芜耳边道:“前院儿来报,说大爷派的人到了,奴婢请他们在前厅等候。”
秦芜缓了口气儿,道:“去告诉三公子,就说先生们到了。”
北地人好武,民风彪悍,文风薄弱。完颜哲在位时一心想改变这种风气,于是重用尹士均。但尹士均心术不正,反倒助长了北燕各地学院的歪风邪气,使真正的读书人几乎没有出头之地。
卫昭既然接下了北燕,就不仅仅只是将它作为对抗朝廷的根据地。他和韩文辉重新订立了律法税法,从上到下肃清官场,又托秦芜从秦氏请来大儒入北地教学。
北燕的形势不似齐国。北燕虽有乡绅氏族,但大多不成气候。因为慕容完颜皆以武立国,他们只相信军队的力量。这也使得卫昭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得以顺利施行。因为但凡有人从中作梗,就要好好想想自己这颗头颅能不能扛得住卫家枪。
虽有人心中不服,但卫昭所颁布的政令皆于民有利。百姓拥戴下,那些人便是想搞些小动作也不好施为。
尤其卫昭先前成立阅书馆已在文人圈子过了名儿,这会儿请来秦氏大儒,北燕的学子们近乎疯狂的崇拜卫昭。
秦芜慢条斯理的说道:“北地学子渴求学问,北燕如此,朔北同样如此。尤其李家这两任帝王开恩科,给了庶族一条出路。然南方文风鼎盛,通过科举入朝为官者足有八成都出自南方。整个朔北六州在两次科举中入选者仅有三人,这比例实在悬殊。”
她垂下眸子,轻笑一声:“听说这几年霍宝儿把阅书馆开遍了大江南北,朔北六州也得益不少。如果这时在阅书馆里延请一位大儒教导,相信那些学子们对阿昭你会更加推崇。”
卫昭道:“秦氏族学闻名天下,单看来北燕的两位先生如何受欢迎,便可窥知朔北的盛况。文人笔锋之锋利,丝毫不逊于武将之刀锋。如能博得朔北学子之心,于我们拿下朔北更为有利。如此倒要劳累嫂子了。”
秦芜道:“我只是个后宅妇人,并没有什么雄心壮举。我做这一切无非是想替暄哥讨个公道。崔家占着云朔二州,制衡朔北。我们收复朔北人心,便是在崔家头上悬一把刀,让他们寝食难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