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旋于两宫之间
坚持原则永远是正确的,但得罪了掌权者也要为此付出代价,首相王曾就是这样一个牺牲品。此前,太后过生日时,要求在象征天子权威的天安殿接受群臣庆贺,王曾认为不妥,仅在偏殿安排活动,惹得太后不悦。以后,太后姻亲家的过分要求又遭到王相公的裁抑,便进一步加剧了太后的不满。于是,就在吕夷简拜相四个月后,王曾被贬出朝。
身处庙堂上的吕夷简,吸取经验教训,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从政方向和方式。也就是说,他剪锋锉刃,韬光养晦,放弃了直言敢谏的特性,转而热衷权术,以明哲保身为要务。
当此之时,仁宗已经成年,具备了亲政的条件,可年逾六旬的刘太后权力欲丝毫未减,继续控制最高权力,这就使得朝堂处于扑朔迷离的微妙境况之中。
吕丞相深知太后和天子都是主子,一个属眼下短期的主宰,另一位则是未来长久的君主,自己若太亲近天子,当下就可能下台;而若过分讨好太后,将来肯定会遭到清算。因此,必须拿捏好分寸,与两者都搞好关系。不须多说,他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和政治资源,足以调和两宫之间的矛盾,并为自己夯实根基。从有关记载来看,吕夷简在处理与两宫的关系时,可谓绞尽脑汁,费尽了心机。
一方面,在涉及太后利益时,他尽可能地顺从、取悦对方。自刘太后垂帘以来,朝内外一些人为邀宠而投其所好,一位叫方仲弓的人,在宦官的教唆下上书乞请朝廷仿照唐朝武则天故事,为刘氏立宗庙。御史台的长官程琳也向内宫密献《武后临朝图》,暗含劝刘太后效法武则天改朝之意。吕夷简深知此类事必将冒天下之大不韪,故没有支持附和,太后最终也不敢迈出这一步。但他为了赢得太后的信赖,在其他方面则能满足就满足。
当年冬至,又逢太后寿辰。作为唯一宰相的吕夷简,一改王曾的做法,不顾范仲淹等人的激烈反对,与天子率群臣赴天安殿朝贺,满足了太后的虚荣心。另外,对外戚封官加爵以及专横不法之类的事,他也不大管。如太后兄长家一个得宠婢女出入皇宫,收钱替人说情,刑部侍郎赵稹因此被擢为枢密副使,吕夷简对此就睁一眼闭一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