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渐渐散去,一块块钢锭也逐渐冷却下来,铁建山迫不及待的跳上铸槽搬动钢锭细细察看着,自豪的笑容渐渐爬上了他憔悴的面容
人们终于结束了持续几个月的石器时代,除了冶炼工作在持续进行外,另外上千名锻造工人和技术人员也开拔到了铁炉谷,在高炉下方几百米的地方建立起了金属锻造工地,铁炉谷更加热闹起来,采矿、冶炼、锻造三大工种加起来一共有两三千人,由于距离翡翠谷比较远,人们便在铁炉谷规划出了生产区和生活区,很多这里的工作人员平常就直接居住在此,使得铁炉谷成了翡翠谷之外最大的一处聚居点。
第一批钢材首先用来生产急需的各类工具和机械装置,如加工木料的刀锯,水车、风机等的转动轴和传动齿轮,以及锻造用的工具等。 锻造组的人员中除了十几位学金属加工的技术人员和不多的几位还保留着一些传统打铁工艺的民间铁匠外,其它人可以说都是完全的外行,在进行了最基本的手工打铁技术和金属热处理知识的培训后,就开始边学边干,最初的成品率非常低,但一次不行就重新来过,渐渐的,各种的实用产品被成批的生产出来。而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不同硬度,不同用途的钢材陆续生产出来,科学院的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车床等大型工具的研制,只有拥有了这些大型工具,人们的生产力才能更上一层楼。
有了铁质工具,人们的生产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其它产业的产品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改善。而因为有了铁质工具,连带的很多以前无法实现的想法现在都纷纷得以实施,一时间,工艺改良和技术创造进行的如火如荼。在这里,在这个现代文明完全空白的世界里,人们最不缺乏的就是创造的激情,而丰富的知识则保证了这种创造的实现,翡翠谷的生产与科技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着。
第十三章 偏差(一)
更新时间2006-7-10 8:32:00 字数:3777
赵星移这段时间一直分管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工作,生物学出身的他负责这两个方面也是理所当然。与其它冶金、纺织、科研等不同的是,这两个行业的工作和研究都是慢活,急不来,所以赵星移日常的空闲时间还是比较多,除了早晚两次参加训练营的锻炼外,每天晚上依旧跑去温泉谷的洞穴中吸收热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