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铮没再回过王府,沈听荷提心吊胆了几天之后,对未来的恐慌便从自己的性命之忧转成了宁铮空茫的未来。
宁衍会杀他吗,沈听荷想,柴房里那个少年看起来性子那样和善,真能狠下心来对亲兄弟动手吗。
沈听荷心知答案是肯定的,却也总不免产生点侥幸心理,心想着哪怕是圈禁,只要留一条命在,怎么都是好的。
宁怀瑾的招降书在围城第二十五天时用一支重箭钉在了安庆府的城门之上。那支重箭足有白羽箭的三倍粗,是恭亲王亲手搭弓射出去的,直直没入木框三寸有余,不像是要去招降,倒像是去索命的。
当时谢珏就站在宁怀瑾身边,总觉得要不是宁衍事先有明话吩咐,宁怀瑾恐怕是想把这支箭射进宁铮心口去的。
招降书是宁怀瑾亲笔所书,可惜宁铮看都没看,便将其一撕两半,明晃晃地表达了宁可战死决不投降的态度。
只可惜他心里守着那点皇子尊严,他属下的人却没那个心力再跟他撑下去了。
士气这种东西,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若是让他们跟着宁铮轰轰烈烈地在战场上反击而死,他们或许也能死的堂堂正正。可宁铮一退再退,手下的人难免心思浮动,也不想跟着他去送死了。
七月二十八,白露,正巧是宁怀瑾围城的第三十六天。
七月流火,饶是安庆府这种临近江南的地方,清晨和入夜之后的气温也明显开始下降,不得不添衣御寒。
在安庆府粮仓储备还剩下一半时,宁铮手下一位前锋营指挥使趁着他休憩时率军哗变,在短短半个时辰内拿下了整个西城巡防营,然后毫不犹豫地拿着那封已经被撕成两半的招降书,替宁怀瑾打开了进城的大门。
宁怀瑾戌时借由大开的西城城门入城,亥时已经率亲卫进了长乐王府。
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安庆府便易了主。
这个结果宁怀瑾早得了消息,宁铮却也并不意外。城破后,他近乎从容地被宁怀瑾手下的亲卫从身上卸去刀剑,转而扣上一副铁锁。
当夜有急报传回霍山县,直说安庆府已破,陛下心愿可了,长乐王夫妻二人已双双下狱,静听陛下发落。
第189章 长谈
宁衍就着烛火思索了一刻钟的功夫,便做出了决定。
他将江凌从睡梦中挖起来,把睡得天昏地暗的宁靖临时托付给她,然后叫上了秦六,连夜赶往安庆府。
宁衍这次乖得很,出门不但带了秦六这样的亲近随从,也点了该有的亲卫护卫随行,出发时还给宁怀瑾去了信说明情况,连大约什么时候能到安庆府都说得明明白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