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萧泽又说,“大巴也没用……一半路都比较颠簸……”
土路嘛!
哎呦!
你还不能叫苦叫累。
怎么组织呢?打听了大致路程,然后制定方案。
住校生先排除,只问走读生,先登记,每个人能弄来几辆自行车。只要有一半人能各自带来一辆自行车,那就好办。两个人一辆车,骑着就去了。只当春游,年轻嘛,有活力。一来回也有一个来小时,天蒙蒙亮就出发,挺好的。
至于那边食宿?不用,各自背上水壶和饭,就行了。
然后铁锹呀,水桶呀,还有树苗,往学校租的大卡车上扔呗。各班是各班的,都打上记号,捆成捆,别弄混了就行。
老师们是烦的不行,但是学生们却高兴疯了。一个比一个的积极。
家里的自行车成了抢手的东西了,金家一辆,林家一辆,萧家也一辆。却有五个孩子,还是李建国把他们所里那早被淘汰的自行车,弄出来两辆匀着用。
林家的自行车还不错,因为老爷子每天去买菜,还在用它,因此骑着利索。
四爷想的周全,把班里的车子都弄来,该修理的叫师傅修理,该补胎的补胎,该给上油的上油,然后再买了两个打气筒,万一路上有个故障,这气筒就能用呀。
前一天都准备好了,第二天一早,这就出发。每个班都有自己的标识,林雨桐这边呢,是旅游帽和小旗子,这玩意是林东来公司弄的那种旅行团的装备,东西质量不成,但胜在便宜,而且是要了就能拿。
高一一班,车子上插着小红旗,头上戴着东林旅行的小红帽,这就走吧。
车子基本是男女搭配,偶有男|男,那也是胖瘦搭配着来。
基本合理。
林雨桐跟四爷一辆车,四爷的车后座这不是得带着打气筒嘛,然后大家都走了,林雨桐左右看看:“……不是……我怎么去呀?回去再借一辆车去?”
借什么借呀?
四爷拍了拍横梁:“上来呀。”
啊?
坐横梁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