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起来吃瓜
太子听后也不纠结,他早有个小本本,先打哪里都有计划。
只是,比起打仗还一件事挺急的。
“皇阿玛,打仗重要,还有一件事。大清地域广袤,但人口增长太慢,应当大力推广玉米、红薯和土豆,这三种产量高的粮食。皇阿玛先看看这折子,利弊与注意事项都写在折子里。”
康熙接了过来。
玉米和红薯写在前面,他迅速看完又去看土豆。
看到土豆产量时,康熙眼睛亮了亮,却在最后看到土豆的注意事项比前两种都多,抬眼瞥向太子。
“小六让你写的?”
胤祜不想写小作文,只能太子写折子呈上来。
他回道:“是小六。”
康熙心下了然,太子没有种过地,只有六儿子一天到晚想呆在庄子上种地,听说去年他庄子上样样都种了。
收起折子,才点点头,“朕心里有数了。”
太子又道:“另外,儿臣以为在周边打下来之前,暂时不宜动到西方国家,西方的银子也要搂。是时候再组商队出海了。”
先打阿三,旁边的南罗是属国。
等打下阿三,再去南罗威慑一番,就看南罗懂不懂事了。
有北参省的先例在,也算给南罗国树了一个榜样,若是南罗不懂事,就只能兵戎相见了。
太子又将周边的国家扒拉了一遍,最后说:“南罗的气候适合种稻子,到时候可成为大清的粮仓。”
一个南罗,一个东瀛,都可作为粮仓。
东瀛今年开始了,最迟五年,南罗也逃不掉当粮仓的命运。
太子预计的时间是五年,打仗不是一句话说打就能打,而且要打的国家太多了,当务之急是发展人口。
三种粮食的推广刻不容缓,尽快把人口提上去。
若是人丁稀少,一味的扩张版图又有何用?
“你看着安排!”康熙听在耳中。
顿了下又道:“准噶尔近年来蠢蠢欲动,去年保清带着新出的红衣大炮去喀尔喀威慑了一圈,准噶尔也只老实了一年。与准噶尔的一仗在所难免。要打周边,也要防着准噶尔趁虚而入。”
“与其等准噶尔打过来,不如先打过去。”太子道。
父子二人密谋了许久,商量好明年先打准噶尔。
把准噶尔打老实了再去打阿三,免得腹背受敌。
再一点点吞食周边国家。
……
六月,又是千秋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