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者秦砚,可不是一个浪得虚名的名号。
可是年纪相仿,让奚芊芊看到秦砚总有一种故作成熟的感觉。哪怕明知道自己可能是在老虎身上拔毛,他们也忍不住和秦砚唱两句反调。
现在看着奚芊芊、刘正文他们和自己插科打诨,秦砚不仅没有生气,甚至有点委屈,心想:我这都是为了你们好啊,你们怎么就不理解呢?
秦砚自己对于自己的变化毫不知情,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但言归正传,这剧本的确是写完了,但距离真正的完工还差得远。
秦砚很认真地说道:“你们都觉得这段时间看武侠、电影,已经看到想吐了的对吧?也不会因为剧情而开心了。”
四个人跟小学生似的立刻点头,生怕秦砚没有看到自己对于武侠作品的抗拒。
秦砚说道:“我又何尝不是呢?我对于整个武侠剧情中的角色经历已经没有任何的同理心,我甚至不知道我应该为他们的经历而高兴还是难过。哪怕是配角死亡我也没有任何的情绪变化。”
他们听到这内心才有一点点的感慨:原来秦砚也是和他们都有一样的感受啊。原来秦砚也只是一个人,长时间看武侠作品,同样会审美疲劳。
然而四个人根本还没来得及开心,秦砚就话锋一转:
“所以现在的我们对于武侠剧情已经失去了鉴别能力,我们还得再找人来鉴别。我们的评价标准已经不算数了。”
其实这也是涉及到剧本创作中的一个困境——人类的世界观、文学素养、艺术偏好,其实都是后天塑造而成的。
比如说一个人长期听摇滚乐,那他就会觉得古典乐过于沉闷;而长期看古典舞,他只会觉得现代舞过于放浪。
秦砚他们,这一个月接连不断的观看各类武侠作品,他们对于武侠作品实在太熟悉了,甚至刚刚看一个开头,就猜到了结局。
就像是一个经常喝甜点的人,普通的甜度已经难以刺激他们的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
简单得说就是——现在秦砚他们认为自己手中的剧本已经足够搞笑,足够优秀,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就会觉得它好看。
每一个导演在评价自己剧本的时候,都会称之为是一个“内容丰富、情节饱满”的剧本,但是真正让观众进行评价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剧本会评为“脱离生活,无法带入感情”。
因为这些编剧、导演一开始就是在胡说八道吗?不,那是因为他们的口味不能够代表大部分的观众。
华国目前包括未来几十年的影视编剧大多数单枪匹马,很多原著改变都是请一个编剧,然后再和原著作者商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