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的,是能为皇帝所用的人。
而伏寿作为孙权的枕边人,既有见识又本就聪慧,再以自己在此生活这而三年来的感受来看,也能摸清楚周瑜与孙权等人的态度。当初孙策还活着的时候,孙策与周瑜两人的倾向是很明显的,他们显然希望保有自己打下来的地盘,永远不会失去对它的话语权。只是那时候朝廷还在西北长安,谁都没想到皇帝能这么快收复天下,而且来到了吴郡。所以当时孙策与周瑜的态度,并没有对朝廷的反抗——因为当时朝廷也没有向吴郡伸手。但是事情变化很快,一则是朝廷收复了天下;二则是孙策英年早逝。
孙策一死,吴地原本跟随孙策的势力就有了一次大的震荡。在周瑜与张昭等人的弥合下,又扶了孙权出来,算是稳固下了原本跟随孙策的势力。这些人现在留下来,与其说是冲着死去的孙策,冲着继任的孙权,不如说是冲着周瑜与张昭,大部分是冲着周瑜。他们对孙权的能力还是有所怀疑的。毕竟孙权自从上来之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最大的建树就是为朝廷出兵,夹击了荆州。如果能给孙权更多的时间,在周瑜、张昭等人的全力辅佐之下,说不定孙权能在吴地完成他兄长未竟的事业。
但是朝廷收复天下太快了,而皇帝来到吴地,也太快了。
而在皇帝来到吴地之前的这几个月内,以周瑜为首的人员紧锣密鼓联系了吴地的各方势力,结成了联盟,要一致对“外”。
如果是寻常的皇帝,大约也就给敷衍过去了。
但刘协显然不是寻常的皇帝。
而这个联盟,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牢固——甚至周瑜等人自己也明白,它并不牢固。
所以皇帝此时问于伏寿的,就是这联盟中的薄弱环节是哪一处。
做这个选择,比伏寿想象中要容易。因为她明显感受到周瑜等人势力对她的排斥,这种排斥不是她个人的努力所能消解的。因为她是朝廷的“江东长公主”,所以只要周瑜等人的野心一日不消,她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隐隐的威胁。而在皇帝这边,情况则不同,伏寿很清楚皇帝赏罚分明——况且,皇帝待她一向很好,未来也能给她更多助力。
在一个排斥她的东南小集团和一个善待她的帝王之间,伏寿不会因为一个另有青梅爱妾的丈夫,就感到情感上的纠结。
伏寿启唇,轻声吐出四个字,“陆氏可用。”吴郡陆氏,乃是四大族之一。
“陆氏?”刘协示意伏寿说下去。
伏寿做了决定之后,接下去的话就很容易说出口了,“本地四大族中,唯有这陆氏不同。一年前吴侯刚接替他长兄的位子,朱氏等人就投靠了。但是这陆氏却是最近才不情不愿,暂且答应了。当初兴平二年,孙策从袁术处借兵后,奉袁术之命,却攻打沪江。沪江太守陆康坚守了二年。这两年之中,为了抵抗孙策,陆氏家族死了百余人,近一半的人都没了性命。后来朝廷平定袁术后,听说了沪江太守陆康之事,陛下您还下诏,赏赐了陆康的长子做了郎中。因此陆氏与吴中别的大族不同,是感念陛下恩德的。”
“朕那日召见吴郡大族,”刘协思量着道:“记得陆家来的是个小少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