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百姓,他们曾经相信了刘良治贪吏、平粮仓、免赋税的旗号,他们曾经相信刘良会给他们带来温饱和暖衣。可是最后,是怎么样呢?
可怖的,不是那些直面而来的危险,而是掩盖种种美好诱惑下的杀戮。和美表象之下,是层层枯骨!这一点,晋州百姓怎么会知道?
当古大存和张戈带着招讨司的士兵,匆匆赶到晋州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一具具尸体!这些尸体一具叠着一具,几乎将晋州空地塞满!
晋州的护城河,已经被血染红了,晋州的上空,追寻死亡之气而来的秃鹫,不住地飞旋,而后落在尸体之上,啄咬着那些人ò。
这是秃鹫的美食盛宴,却是惨绝人寰的人间境况!
国有动乱,人命不如刍狗!杀戮这些大永百姓的,竟然还是大永的百姓,这是大永之悲!
招讨司士兵有心平乱,却无力挽回这惨剧。纵他们在鄂州立下平乱之功,可是这晋州七万百姓的亡魂,成为了他们一世的悲痛。
即使没几天,士兵们就将刘良及万余反贼全部歼灭,这惨况、这悲痛,依然无法从他们心头抹去。
第四百一十九章京兆有动
没多久,招讨司在河内道平乱的qíng况,就上呈至京兆,京兆的景兴帝和一众朝臣,知道了鄂州和晋州的事qíng。
河内道的两路主要的叛军反贼,被俘被歼灭,零星的反贼们,也都一一被清剿,鄂州、郑州、晋州三地的动乱已经基本平息。如今,招讨司的主官和士兵,正在收拾战后残局,清俘、安民等工作都在进行。
除此之外,景兴帝和朝臣们也都知道晋州被屠城、七万百姓殒命的事qíng。一时间,宣政殿内的帝臣都静默不语。
河内道的动乱,是基本平定了,这令人心喜;可是晋州却发生了如此惨绝人寰的事qíng,又让人心悲。
七万百姓,这是个庞大的数目,占了晋州之地将近一半的人数,这是经过多少年繁衍生息才能形成的人数!
在这个人口极为重要的时代,七万人口的灭绝,意味着难以挽回的损失,被屠城的晋州,没有几十年,恢复不了此前的元气!
悲悯、难过,是以沉默。
屠城的反贼,已经尽数被歼!如今,招讨司的士兵,正在安埋那些百姓,而晋州偏地的百姓,也在招讨司的引导下,往晋州城中迁移。招讨司的士兵,还会驻守在河内道,预计年前才会完成所有的事qíng。
一阵沉默过后,兵部尚书郑棣桓出列汇报道。招讨司是由兵部负责的,平乱的具体进程,郑棣桓当然清楚。
河内道的局势稳定,朕心甚慰。招讨司平乱有功,主官、士兵皆有赏赐!待主官返回京兆之时,朕定必重重有赏!
景兴帝听得河内道的叛军反贼已经被歼,河内道局势已经稳定,对招讨司是满意不已,当即说出了重重有赏的旨意,着令兵部尚书郑棣桓和少府监薛登廷安排此事。
赏有功,这是景兴帝对招讨司的肯定,也是为了激励招讨司更好完成后续事qíng。
然而,有朝臣却不是这样想的。
启禀皇上,招讨司虽然平定了河内道的局势,臣以为,正是招讨司主官指挥不力,致令七万晋州百姓死亡,此乃招讨司之过。有功当赏,有过应罚,应该追究招讨使和行营都统之责。
说话的,正是卞之和。他没有否定招讨司平乱之功。但是,七万百姓没了xng命,这个损失,总要有人负责才是。
卞大人此言差矣。虽则晋州七万百姓死亡,招讨司却没有过的。本将军看过河内道的舆图,从江南道带兵而上,必先入鄂州,才至晋州。加上其时。鄂州叛军已经广发了檄文,qíng势危峻,招讨司先去平定鄂州,此出兵方略,是最佳选择。换作本将,或者任何一个带兵将领,必是这样做的。
卞之和的话语一下,宣政殿上就有人出言反对了。出乎朝臣意料,说这话的,竟然是一向寡言的金吾卫大将军魏延庆。
他是从一个带兵主将的角度,来说明招讨司无过的。在那样的qíng况下,先平定鄂州,是必然选择。晋州的惨剧,非是招讨司所能控的。
话虽这么说,但是主将若有预判之能,晋州的百姓或许就得以保存了,河内道损失就不至于这么惨重被魏延庆这么一说,卞之和仍极力反驳道。
他在兵部待过,自然知道带兵主将出兵方略,必是就qíng势而行。他着重在主将预判和死亡百姓上,就是想绕过这一点,却没有想到魏延庆会出来搅局!
七万百姓死亡,朕心万悲。然而河内道的动乱平定了,实乃招讨司之功。如今,河内道的局势,仍需要招讨司继续稳定,众卿不必为此事争论。
就在卞之和与魏延庆各执一言的时候,景兴帝说话了。他所肯定的,就是招讨司的功,至于过,没有讨论的必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