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厌青赶忙提醒他:“嘘,她才四十四。她有地表最强律师团,所有说错她年龄的八卦小报都会接到她的律师函。”他压低声音,“指不定那边的草丛里就埋伏着她的助理,偷听咱们说话。”
“……”俞跃吐槽,“看来当初泰坦尼克撞冰山,那些乘客就应该站在船头大喊三声‘陆慈今年五十岁了!’,这样她的律师团就会划着冲锋舟去救他们了。”
陆厌青没忍住笑了。
见他笑了,俞跃才松了一口气。
任谁被赶出家门,心情肯定都会不好。俞跃怕陆厌青把事情藏在心里,故意说些夸张的笑话,终于换得他笑出来。
“好啦,落难的小王子。”俞跃向坐在秋千上的男孩伸出了手,“走吧,哥带你回家。”
……
首都大学的南门是小吃一条街,每当夜晚来临时,载着羊肉串、凉皮、串串香、煎饼、粉丝煲的改装三轮车就会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突突突突地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这种地方最不缺乏勤劳致富的传说――据说,卖手抓饼的大叔家里攒了三套房;烫小面的小夫妻在老家盖了楼;做水果捞的老太太儿女都在国外定居……
故而,这条小吃街被称为首都大学CBD,因为这里诞生了太多的金融传奇。
而俞跃租住的公寓,就在“CBD”旁的“地标性建筑”中。
这是一栋六层老楼,以前是分配给教师的宿舍,楼龄和校长差不多。
这么老的楼,根本不可能有电梯,而且楼层高度极矮,陆厌青提着两把小青菜走在楼梯间,要时刻注意别撞到头。
高大的少年站在这方逼仄的空间里,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只在上个世纪的电影里看到过这种年久失修的老楼。昏暗的照明灯落在他身上,他的影子跟在他身后慢吞吞往上爬。
这里采光昏暗、楼道破败、墙面布满小广告且斑驳掉漆,陆厌青小心翼翼地踩在楼梯上,紧张地问:“这楼真的不会塌吗?”
“不会,虽然看起来是危楼,但其实很坚固――三楼的双胞胎今年才上幼儿园小班,每天在家里蹦迪,要塌也是他们家先塌。”
“……”陆厌青沉默了一会儿,又问,“对了,进小区时我怎么没看到保安,那不是谁都可以进,多不安全?”
他住惯了二十万一平的高级社区,那里人车分离,进小区所有业主要刷脸识别,一梯一户大平层。他哪见过这样自行车、电动车、儿童滑板车、婴儿车挤在一起的盛况。
俞跃先是“嘿”了一声,喊响楼上的声控灯,然后才扭头回答:“谁说没有保安了?大门口不是有几个下棋的老头和两只狗吗。”
“……你是说那两只没拴绳的泰迪?”
“泰迪怎么了,泰迪可聪明了。”俞跃自豪极了,“谁是住在这小区的、谁不是,它们记得可清楚了――这才是真正的生物人脸识别,不比高科技管用?”
管用,管用,确实管用。
因为陆厌青是第一次来这里,那两只小泰迪不认识他,追在他屁股后面叫了一路。
一边聊着一边走着,终于,他们爬到了顶楼,停在了一扇老式防盗门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