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月之后。
眼看即将到了三年一度的春闱,也就是乡试,江南省其他地方的学子都经过一段艰难的旅途赶赴到了金陵,等待着贡院开启的那天。
这些日子里,江南其实并不算太平。
夏末,黄河下游突发洪水,泛滥成灾,接着又悄悄开始曼延起了一场瘟疫,即便是扬州、金陵等地也不例外。
据说这其中的原因,和之前庆帝征召的民夫死伤太多有关。
这段时间,有虞家在金陵各地施粥,不至于到了饿殍遍地的地步,一时之间,虞家在江南声望无两。
而在众多学子的心中,还有一样恩惠让人难忘。
那就是谢舒举办的金陵文社。
在此前,像应试之类的知识一直只在学院或是大儒之中流传,哪里会像谢舒这般大张旗鼓地举办文社,相聚起来以揣摩举业为目的,并且还得到了官府的扶植和奖励。
一开始也有人认为谢舒是想在文人之中博取一个好名声,可渐渐的,众人发现这文社虽然参加条件有诸多限制,需要参加应试的举子或是童生,还得在应试上有一些心得,但举办的文会,却不拘身份。
即便是愚夫凡子,不识一字,也可以在旁倾听,无论牧童樵竖、市井少年,还是白面书生,绪锦乡绅,也不会阻拦。
众人这时也看到了更大的格局,谢舒这不是要改变金陵举子的境遇,这分明是想要改变圣学不拘泥在儒生文士的局面!
他这样做,知不知道有多么艰难,又真的有用吗?
不过当文社以及讲学流行开来,成为社会化的传播事业之后,众人无不为此奔走逢迎。
富商们愿意出资赞助,百姓也以此为风尚,没到文会举行的时候,往往拥堵几个街头。
不知不觉,金陵文人风气大起,与之前有别。
现在金陵文社已经到了一席难求的地步,能成为文社中的成员,也让人欣羡不已,并且以此为荣。
今日的文会也在绘幅楼举行。
如今绘幅楼早已成为文人一大盛地,即使没有到举行文会的日子也有许多人在此观赏流连。
现在临近春闱,更是盛况空前。
谢舒身穿一件墨色的长衫站在高台上,玉冠博带,容颜清冷俊挺,长身直立,讲学完毕,众人纷纷予以热烈的掌声,他下台后,仍有不少人注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