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暇听着他那一连串的参考资料,从史书记载到地方县志再到诗文甚至壁画,就知道对方为了这个电影确实考据了不少。
虽然这些东西方暇一个都没有看过,但是他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亲眼看见的东西可比什么文字和画面记录来得真切的多了,虽然汪导考据得确实详细,但是方暇随手一指就是漏洞。
原本滔滔不绝的汪导一下子哑了。
这位小方总指出的好几个地方老教授也都说过,但是有些地方为了戏剧冲突,不得不牺牲一下现实。
汪导那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会儿听方暇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了对方拒绝这剧本的原因:这是遇到行家了。
他脑子转的极快。
“同行相轻”这道理放在哪里都适用,这位小方总这么了解邺朝开国那一段的历史,想必也是专门钻研过的,这么一来看见剧本上的漏洞当然不高兴。但对方一开始也确实把剧本留下了,说明对它还是有满意的地方的。
汪导没过多一会儿就下定了决心。
他表情不像之前那么激动,反而赔上了一张笑脸,这变脸速度比起演员来也不差什么,“方总博学,听说方总三年前才从国外回来,没想到对历史居然也这么了解。方总刚才说的都没错,这剧本还有许多需要打磨的地方……这剧本的编剧老朱,朱则刚,是我的老同学,他在a大的时候也是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个荣幸请方总指点一二?”
这话是委婉的答应方暇插手剧本的意思。
要知道汪导这个倔脾气,在圈子里都是有名的,别说让资方插手剧本、就是塞一两个稍微占点戏份的配角,都能让他气得拍桌子。
不过汪导这次这么痛快也是有原因的。
一个是刚才这位小方总那随口几句话就能看出来,后者确实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不是随便说说的外行;再一个就是到这位小方总短短三年间缔造的神话了,汪导虽然按年纪来算是个老前辈,但是他自问自己那点名声和对方比起来真是连个屁都不是,电影要是真的砸手里了,这位小方总可比他要着急多了。
不过这次的事他痛快没用,主动权还是在对方手里。
他这边虽然乐意,可关键还得要看对方的意思。
但汪导觉得被这位小方总答应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对方一开始把这剧本留了一段时间,就说明对它确实是感兴趣的,后来拒了就是里面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他这会儿愿意改,情况又不一样了。
就是不知道这位小方总愿不愿意抽空指点着改改了。
毕竟依照对方的能耐,在改剧本上浪费的时间都够挣出一部爆片的票房了,只是看对方对那段历史如数家珍的熟悉程度,想来也是感兴趣的。汪导这会儿其实也是在赌,赌对方愿不愿意在自己的“兴趣”上多花点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