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她这个思路,让去年酿造的高档葡萄酒每月销售二十万瓶以上。仅仅是出售高档葡萄酒,一个月就能为他提供两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而这个情况似乎也被人察觉了。
蓝湖葡萄酒系列酒品在SC再次独领风骚,媒体的报道当然不会少。美国的媒体是个各种吹捧。外国的媒体确实反应不一。专业的葡萄酒媒体倒还比较客观——除了法国的之外。
法国的媒体似乎是在哀叹:五大一级酒庄都输给了蓝湖葡萄酒。
而美国的其他媒体,更注重于吹嘘美国葡萄酒已经成为世界最顶尖的葡萄酒。只是可惜大出风头的葡萄酒,甚至不是美国最大的产区——加州——出产的。不过没关系,他们可以就轻避重,用美国葡萄酒替代加州葡萄酒。那对美国的葡萄酒行业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林克在SC结束后的第二天就看到大量这样的新闻。
凯瑟琳却特地打电话提醒他看一则评论:“是洛杉矶都市报的评论员的署名文章。我觉得你应该看看!”
林克很快就在晚上找到她说的文章。这不是简报,而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这个评论员和其他的记者一样,首先描述了蓝湖葡萄酒取得的成功。
然后就话头一转:“很多人都在关注蓝湖葡萄酒。而我对它们的主人更感兴趣。”
林克看到这里,才明白凯瑟琳为什么提醒他看这个评论。这不是评论蓝湖葡萄酒的,而是要对他品头论足。
他继续看下去。
“林克·汉斯,一个全美闻名的人,绝大多数美国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他的事迹。成为拉斯维加斯赌神,还投资了一部以此为原型的电影;和联邦税务局直接对抗,迫使新墨西哥州税务局低头;炒作了GE股票,让GE陷入低估到如今还没恢复元气,连续成为葡萄酒市场的王,每个月销售的葡萄酒收入超过四亿美元……”
林克看着,不得不承认,这个评论员似乎对他很了解。不过他看着描述他的文字好像刻意将他写成一个很张扬的人。
那绝对是污蔑,他现在至少是半个奶爸。
“是的,汉斯先生似乎已经成为很多美国年轻人的偶像。有钱——他的资产据说已经超过两百亿美元,而且有能力——不管是政府和其他对手都输给了他,成功——以每个月超过七亿美元的收入,成为收入全世界最高的人。不久之前,我和一些朋友谈论过他。我的朋友大多都不是很喜欢这位汉斯先生。我们都是华人,有些是新移民来的,有些是在美国出生并且在这里成长的。但不管我们在美国居住了几代人,我们都依然保留着自己的姓氏。很显然汉斯先生已经忘记了他是华人的身份。”
林克这时才回头看了评论员的署名一下,虽然是个西方人的名字,不过姓周。这确实是一个华人写的。
“我们在谈论中提到,如今美国华人希望团结,集中力量为华人族群谋求公平公正。可是,到目前位置,美国华人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出现过一呼百应的人。我的一位朋友认为也许汉斯先生有可能成长为那样的人。我们——我和另外五个朋友——为此展开了一场非正式的辩论。”
“虽然最后我们谁都没能说服谁。不过我们在讨论中,对汉斯先生的一些事情也取得了共识:那就是,在汉斯先生认同自己是华人之前,他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姓氏的问题,不用讨论,姓什么是个人自由。然而我们也发现,汉斯先生几乎从不参与华人组织的活动。也从不关注华人。比如他的慈善项目‘汉斯廉租公寓’,据说投资了数亿美元,做慈善当然对社会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他似乎从未关注到美国华人的困难家庭也很多……”
这位评论员最后总结说:“我们祝贺汉斯先生又一次取得了成功,就像是以美国人的身份祝贺另外一个美国人取得了成就。但是作为华人,我们也许更希望看到汉斯先生成为我们美国华人的标杆,带领华人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就目前的汉斯先生而言,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林克这份评论,有点莫名其妙。这写的都什么跟什么?他现在都还觉得自己不够安稳呢,带领美国华人谋求公平和地位?那也太高看他了。
至于关注美国华人的困难群体。他要怎么关注?他上次捐了几千万,这评论员也没提一下。
而且这个评论员通篇的“汉斯先生”,他看着怎么都觉得是在讽刺他连华人的姓氏都不要了。
那确实是事实。但是他的中国姓名就是林克,事实上他的姓并没有丢。而且他也没有忘了他有个中国的姓。汉娜是他的女儿,姓“林”,而不是汉斯。
再说改姓汉斯,是小时候的事,那时他才五岁。让一个五岁的孩子明白姓氏代表的含义,多少有点为难他吧。
他现在没打算将“汉斯”这个姓氏改掉。这个姓氏已经跟着他二十年了,是不是习惯,暂且不说。只说汉斯夫妇养育他长大,他刻意改掉“汉斯”这个姓,让汉斯夫妇作何感想?
他怎么看着,那评论都像是在借题发挥。而这洛杉矶都市报是论坛出版集团旗下的报纸。难道就这么见不得他好,非要想方设法给他添堵才高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