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过许多地方,也救过许多孩子,却再也没有一个能让他有勇气,有信心去认识、交心,他想他或许这辈子注定无儿无女也无子嗣,便是捡来的两个孩子最终也留不到身边。可他也松了口气,安慰自己,他成了老不死的,那两个孩子拥有了不死不灭的身躯,至少也不会受人欺负了。
何桑孤独过很长一段时间,也很思念阿箬与何时雨,有时若一个地方的人好相处,他会在那里待几年,要是不好相处了,他就换一个地方待着,总之有一技在身,他也不会过得太苦太累。
后来他再一次听到了阿箬的名字,从某个游人的口中提起,如说书的那般说到一个青衣背篓的姑娘,擅长捉鬼降妖。何桑也无意间遇见过两个岁雨寨过去的旧人,他们劝何桑日后若碰见阿箬,有多远离多远,因为阿箬已经疯了,她背着一个竹篓收集尸骨,妄想将他们吃掉的神明复活。
复活的前提,便是杀了他们。
那是何桑第一次有勇气再面对阿箬了,他听了这个消息觉得再好不过。他活了一百多年眼见着世道从兴盛变衰极,又从艰难变顺遂,他活够了,也想自己至少能为过去的罪行赎罪,好从那连连噩梦中挣脱。
何桑大约是整个儿岁雨寨人中,第一个主动去找阿箬的人,他寻着那青衣背篓少女的事迹,找了几年也不曾与她碰见。一次意外,他被山间的大雪掩埋,五觉被冰封,竟在雪里昏睡了整整二十天。
山下已入初春,山林间的雪才开始消融,何桑的身躯从白雪中露出,被小沙弥捡入了山中寺庙。
那是一间小寺庙,香火不多,庙中的和尚也就十几个,众人围在一起吃饭,念经,敲木鱼,扫雪,晨钟暮鼓。
何桑在庙里住了大半个月,听了许多佛经,也瞧见了小小寺庙中甚至没有一座真正的金佛,却被金光环绕,灵气馥郁。佛说人有今生来世,种因得因,种果得果,若今生功德厚积,来世福泽绵延。
何桑问:“若没有来世呢?”
岁雨寨的人吃过神明,被阿箬抓住了之后便是灰飞烟灭,不会有来世的。
“施主双肩积福,不像是没有来世之人。”那和尚道:“但你命中有煞,今生也不会太好。”
何桑闻言,心念一动:“这么说来,便是做过了错事,也可以求一个来生?是否只要我今生做够了好事,便能抵消往日的过错?哪怕一点,一点点也好!”
“行善不问结果,阿弥陀佛。”
佛渡有缘人,缘亦可自求。
世间处处都是土,阿箬并没有特地选个风水宝地,只是因为这种子特殊,所以她将种子带到了东陌城外鲜少有人经过的竹林里,踩出一块空地来,便将它埋了下去。
生命树的种子种下便发芽,亦可看见它的前身——一枝被和尚从小寺庙槐树上折下连花带叶的槐树枝。
槐树枝自入何桑的手中起,便像是一双时时盯着他的眼睛,自此看住了何桑,不让他起一丝行恶之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