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谈珩已经被封为了越王——大严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异姓王。他的狼子野心,在皇帝被他百般轻忽下早已昭示无疑,冀州军改名为大越军,占据着最为富庶的南方,威势无双。
而胶西王已在延平十三年自立称帝,同样自号为严朝,只是他管辖之外的地方都称之为“伪严”。这两方与李丁一道,在大严朝广袤的国土上呈三足鼎立之势,实力虽有高低,但由于相互牵制,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僵局必须要由人来打破,不管是谈珩还是胶西王,都不满足于偏安一隅,可若是先挑起战争,又有会被剩下一方趁隙攻击的可能。
谈伯禹遂向谈珩进言:“阿爹不若与李丁联手,此人前番遣使来朝,已然流露出归顺朝廷的意思,关东之地,世家豪强众多,此人虽有将兵之才,却无治国之能,想必他占据于此,早已力不从心。如今他既有向化之心,待他日事定,阿爹与他一个异姓王的名头,不怕他不满意。”
谈珩原本心中就有这个意思,得了谈伯禹的劝说,愈发觉得有理。这么些年来,他对这个长子是越来越倚重,不得不说,相比起擅长打仗的次子来,长子的才能,越是到了天下将定的时候,便越加重要。
“你肯为父分忧,”谈珩满意地捋须,“不枉为父如此看重你,日后这个家,还要靠你呢。”
闻听此言,谈伯禹忙恭顺谦词:“阿爹谬赞了,若无阿爹,儿如何能有今日。”他低垂着的眼眸里闪过一点冷光,稍纵即逝。回到自己的院子后,他紧闭书房,匆匆写就一封书信,交给心腹小厮:“照老规矩。”
小厮领命而去,他站在阶前,遥望当空一轮冷月,面无表情,也不知究竟在想些什么。
次日,谈珩在会议上提出要与李丁联手,共抗胶西王,众人一时议论不休,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这样的场合,身为高层将领的瑶姬也是在的,李丁此人,确如谈珩所说没有能力掌控关东,可他当初杀了河间王自立为帝,显然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也许他现在确实想归顺,难保不会再次反叛。
只是见谈伯禹也支持联合李丁,她便没有出声,反倒是张寰道:“窃以为时机未到,司空还需慎之。”
他素来多谋,谈珩十分信任他,见状便道:“既然如此,待我再计议计议。”
谈珩原本是个谨慎多疑之人,可能是统一天下的曙光就在眼前,他行事渐渐地有了一些急躁,加之年纪愈大,身体大不如从前,多疑之外,更是有了刚愎自用的征兆。除了他一贯信任的几人,等闲谏言他都不爱听。
因此当瑶姬听说他在李成中的建议下依旧决定与李丁结盟后,并不觉得奇怪。李成中是追随谈珩最久的元老,当年那一批将领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背叛了谈珩,只剩下仅有的几个一直对谈珩忠心耿耿,李成中的话,甚至比谈珩的儿女更能让他采纳。
李成中不仅坚定了谈珩的决心,还建议让谈仲坤做和李丁谈判的使者,众人联想到他一贯支持二公子,想来这是要让二公子借机去捞功劳了。
谈仲坤这几年虽然不比谈伯禹受倚重,依旧很得谈珩喜爱,谈珩也乐得让次子挣脸,究竟是把家业传给长子还是次子,他心中还在犹豫呢,假若次子这次表现得好,谈珩觉得自己也该做决定了。
只是他没料到,越军一系的所有人都没料到,谈仲坤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