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日,刘守派人把一百斤丝线送来京城,青枝跟陈念检查过后,放在西厢房的侧间里。
姚珍十分勤快,每日第一个起床,劈柴烧火煮饭,比两个婆子手脚还麻利,等吃饭完也不歇着,抢着洗碗,洗干净后便跟青枝学习,跟严采石一起学织锦。
青枝叫她不用这般操劳,可姚珍说在家里更忙,在这里舒服多了,后来就变成两个婆子跟姚珍抢活干,整日都是热热闹闹的。
而青枝其实更忙,要找店铺,找到店铺又要招伙计,然后还要招账房先生。因裴辉也在西街,听说此事倒是主动帮了一点忙,事情也就一样样定了下来。
铺面是在西街,靠近新燕巷那头的倒数第三间,原先也是家锦缎铺,掌柜年迈要回乡,正好青枝找上门,屋主便爽快地赁予她,连修葺都不用。
一年五十两银子。
店铺定下后,青枝跟陈念把那些织娘请来,挑选锦缎,商谈细节。
有几位织娘原先是在万春锦缎铺的,听说青枝每幅锦缎只收取十分之一的银钱,简直是要高兴地跳起来,她们说郑泰初要收取十分之四。
光是寄卖收这么贵也太狠了,青枝笑道:你们来去也自由,哪日不愿放在我店里卖,哪日便能来取。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想同我们切磋下织艺的,要看底本的,我们需得立下契约,改收十分之三,六年为期。
说是切磋,实则是指点,因青枝看过这些锦缎之后,发现都不如自家,如果姑姑指点后,织娘们的织艺得到提升,马上离开店铺,那么吃亏的必然是她跟姑姑。
她很坦诚,说得明明白白,织娘们觉得合理,当下要么决定把锦缎交出,要么签下契约。
几日下来,收了一百来幅。
一幅挣一两银子的话,周茹掰着手指头数,哎呀一声:如果全卖出去,你岂不是能得一百多两?你这是招财童子啊!
青枝不满:招财仙子还差不多。
是了是了,仙子。周茹笑哈哈,可惜你爹不在了,不然不知得多高兴!
她有这念头原也是因为父亲,而今终于圆了父亲的愿,青枝微微一笑。
陈念道:我们去告诉兄长吧。
三人便去了侧间。
周茹在牌位前点上香,跟陈念躬身行礼,青枝则是跪着拜了三拜。
眼下就差青枝的婚事了,相公,你得点醒她,叫她别再做傻事!周茹趁机告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