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街头美食,当烤红薯莫属。
小时候宿雅最喜欢在冬天吃烤红薯,一整个的大红薯,被炭火烘烤出蜜油,表皮酥脆,剥离时连带着一层薄薄的薯肉,这层肉才是薯中精华,一定不可浪费。
红彤彤的薯肉像天上如火的骄阳,吃一口,甜蜜滋润,香味佳浓。
可惜,宿诗看见那些街头小贩用大大油桶烤制,总觉那桶原先不知装过什么,害怕是化工原材料,便不太愿意给小孩们买。
于是宿雅只能眼巴巴和心爱的烤红薯错过。
不敢买外面的,便在其他地方补回来,有时遇见正规店面里售卖的烤红薯便能买来一吃,不过放在机器箱子里制作的总是少了些泥土和炭火的天然气息,俗称,差了点意思。
不得已,最后撸起袖子,亲自动手。
找来黄泥,摊在庭院里连日暴晒,待晒得水分蒸发,泥土结块,一摔便能四分五裂。
将一块块干泥按形状大小摞起,最下层是大块的,中间的是稍大一些的,最上层则是小巧玲珑的。
越往上越需要小心,若是找不准平衡,搭得东倒西歪,很可能整个坍塌,便前功尽弃了。
完整地摞起来,是一个类似金字塔形状的小土包,上尖下宽。
底下要留有空口,内部是空心的。
往空口处小心伸入点燃的柴火干叶,需用大火烧上半小时左右,烧得土窑火红热烫,那原本黯淡阴沉的干泥都亮起赤边红光,好似从变成火山炎浆,蕴藏了无穷尽的火力热源。
这时,柴火也烧得七七八八了,用长木棍把柴火从土窑肚子里扒拉出去,再将事先买好的红薯一根根推到窑里。
红薯放好后,便到了有意思的环节。
那便是,要将那精心制作的土窑砸毁。
木棍从窑顶尖部敲打,被火烧得脆化的土块被震碎,如雪崩一般向着空心的窑肚落下。
一直敲,直到所有土块都被敲下,从空心的小土锥变成实心的小泥包。
火热滚烫的干泥紧紧包裹掩埋着生红薯,用炙热的温度慢慢烘烤。
若是周围生长了香叶,还可摘下几枝,坐在暖烘烘的土堆前,一片片扯下香叶,扔在土包上。
再用小木枝把那清脆叶子戳进高温的泥土里。
滋滋滋~
噼噼啪啪~
香叶中的水汽被火热温度瞬间蒸发,发出滋滋的噼啪响声。
同时,那叶中的芳香气味也随之挥发到空气中,嗅之愉悦。
在等待红薯烤熟的过程里,戳香叶,听个响,闻个味,也是一项乐趣十足的小活动。
据说那香叶的清香也会随热泥渗入红薯之中,但其实也并不太明显。
根据所放红薯之大小决定时长,等个半小时左右,便可用木棍拨开红土,在泥土堆里寻找烤熟的红薯。
发现一个,操纵着木棍把它扒拉出来,红薯翻滚着被拨到一边,放凉。
越来越多的红薯被发现,挑出看起来足够熟软的,那些体型较大,尚未软透的便再埋回热土里,继续炙烤。
黑夜里,天上寒星点点。
叁胞胎坐在院中,半围着那温暖美味的土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