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群读书人围在一个桌子前,为下个月的教学进度吵的脸红脖子粗。
有人觉得目前的教学进度非常合适, 毕竟现在的这批孩子基础实在太差,就应该稳扎稳打。有人觉得目前的教学进度有待提高, 若是想两年内让这些人掌握基本的科举知识或者生存技能, 培养出一出校门就能为明安府所用之人, 目前的进度就有些赶不及。
两边有各自的道理, 互相摆事实,讲道理, 一时之间谁都无法说服谁。老爷子在上面稳坐钓鱼台,不时摸摸胡子点点头, 表明他在认真听众人的意见。
就是不发一言,只等的这群人最后找他裁决,才笑呵呵的各打五十大板, 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分发给众人。
大家仔细一瞧,条理清晰,理由明确,这还有什么好争吵的?
老爷子早就准备好了,比他们想的还要清楚明白,他们想到的地方,老爷子早就想到了,他们没想到地方,老爷子还是想到了。
众人心里除了敬佩尊敬已经别无他话,只能说老爷子不愧是老爷子。是他们放在心里当偶像尊敬了几十年的老爷子,现在能在老爷子手底下做事,即使过去了几个月,大家伙依然感觉十分激动。
丝毫没有被老爷子抓壮丁的感觉,谁能多和老爷子说两句话,被老爷子指点一下学问,都能在同僚之间得意的翘起尾巴,被人羡慕嫉妒不已。
锦绣不得不佩服老爷子在这方面的魅力,谁说读书人不疯狂?谁说读书人不追星?读书人追起星来,简直让人无话可说,五体投地,甚至一度让锦绣震惊不已。
书院这些先生中,有人为了接近老爷子,为了得到老爷子的赏识,直接拖家带口来投奔老爷子。将老家的房产屋舍土地全部卖了,丝毫没有留下后悔的余地。
这还算是理智的,有那不理智之人听都未听说老爷子这边给他们什么待遇,就冲动的抛家弃业,孤身一人前来投奔。见到老爷子那狂热的态度,比后世的私生粉不差分毫,老爷子身上随手用过的折扇,玉佩香囊,随手提的字,随手写的书,这些人拿到一星半点儿都当宝贝似的供起来。
态度之虔诚,比那些每月初一十五上山烧香,还请了庙里的菩萨回家供奉的人真诚上百倍。简直叫人无话可说。
虽然说老爷子是锦绣正儿八经的师父,得到了皇帝的认可那种。
但锦绣对老爷子真没有这些人这般疯狂。曾经锦绣很不解地问冯大人:“读书人大多是这样吗?”
冯大人理所应当的点头告诉锦绣:“当然!”
锦绣听说后只能在心里暗自反思一下自己对待师父的态度还不如这些外来人口。也不知师父他老人家是不是在自己这里找不到为人师者的快乐。
老爷子在他这里有没有为人师者的快乐锦绣还不清楚,但显然老爷子在书院里,那是相当快乐。
↑返回顶部↑